張穆雨看著楊誌遠,有些為難,這兩年多來,張穆雨沒少陪楊誌遠下鄉,像墈頭鄉的小王村,楊誌遠時不時地會去看看,小王村的鄉親們因為大棚蔬菜,現在手頭上都寬裕了許多,楊誌遠到小王村都是在老王支書家就餐,餐後都會按價付款,雷打不變,即便是老王支書吹胡子瞪眼也是沒用。楊書記再三交代他張穆雨,說鄉親們不容易,咱們不能占鄉親們的便宜,哪怕是一分錢也不行,不是因為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作為縣委書記,必須以身作則,下麵的鄉鎮幹部才不會上行下效。上次上稻田養殖田裏搜羅來的水產品,楊書記都是自掏腰包。現在張穆雨一看徐菊把魚放到車尾箱裏,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看楊誌遠就是在探詢楊誌遠的態度,是把魚從車上搬下來呢,還是照規矩付款。
沒想到這次楊誌遠嗬嗬一笑,指示張穆雨,說:“穆雨,既然鄉親們盛情難卻,那就收下好了。”
徐菊這才鬆了口氣,說:“楊書記這才像話,頗為親民,要是總是墨守成規,那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楊誌遠笑,說:“既然老同學都這麼說了,我還能怎麼樣,隻能是下不為例咯。”
楊誌遠朝胡大海一擺手,說:“大海,看來我得先行一步了,鄉親們的錙銖你可得支付清楚,不得拖延。”
胡大海嘿嘿一笑,說:“誌遠,這你就放心好了,我胡大海再怎麼匪氣,也不會想方設法去賺鄉親們的昧心錢。”
楊誌遠笑了笑。越野車已經駛離了大壩,朝山外駛去。
楊誌遠早就知道本次考察組的組長為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周泰飛。楊誌遠還在周至誠書記身邊任秘書一處的處長時,周泰飛就是省委組織部的副部長,因為工作的關係,楊誌遠和他有過接觸,彼此也都認識,但關係很一般,隻能說是點頭之交。
楊誌遠前幾天在普天和周泰飛見過一次麵。
省委書記趙洪福這次還是決定改變普天的格局,普天市委書記陶然還是將調離普天,到省城榆江任職。趙洪福書記上次是想將陶然調省政協任副主席,遭到朱明華省長和陶然的抵製,最終沒有如願,這次卻是不一樣,趙洪福書記這次選擇了妥協,也許還和朱明華省長達成了某種條件的默契。這次陶然經省委的力薦,經中組部的考察,已經作為副省長的候選人,如無意外,陶然將在明年年初的省人大會上當選為排名靠後的副省長。
這種安排自然是皆大歡喜,大家都樂於接受。隻是如此一來,普天市市委書記一職就空缺了下來,組織部門按慣例需要派幹部考察組到普天進行一番考察。前幾天普天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對考察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會議由市委書記陶然主持,考察組組長周泰飛作了講話。會上還對普天市本屆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民主測評,對市委書記的人選進行民主推薦。
這都是必要的組織程序。當天參加此次全市領導幹部大會的人,都是有一定職務的領導,社港有資格出席這次大會的有六人,除了楊誌遠和孟路軍,還有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縣紀委書記,以及一位來自基層小王村的老王支書,其得以出席,是因為其還有另一身份,老王支書是剛當選沒多久的省黨代會代表,老王支書之所以當選省黨代會的代表,得益於小王村的大棚蔬菜種植的成功,老王支書於是成為了帶領山村鄉親發家致富的帶頭人,順利當選為新一屆省黨代會的代表。
楊誌遠因為是市委常委,屬普天市委領導班子成員,名字也出現在這次普天市領導幹部民主測評表之中。
當天到會的普天市幹部有數百人之多,楊誌遠是市委常委,得以於台下第一排就坐。當天民主測評大會結束後,散會之時,楊誌遠恰巧和周泰飛打了個照麵。周泰飛看到他楊誌遠還毫不避諱地和他打了個招呼。當時也沒有任何預兆,周泰飛會到社港來。
周泰飛到社港來的目的何在?楊誌遠在回社港的小火車上一直都是思考,不得其解。他楊誌遠雖然是市委常委,但這次隻參入民主測評,不在民主推薦市委書記的人選之列,即便是論資排輩楊誌遠也不夠格,他楊誌遠還不可能幼稚到以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天真地以為市委書記的帽子會意外地掉到自己的頭上。
楊誌遠左思右想,覺得勉強可以解釋的緣由就是普天市的市長在這次民主推薦中成為了市委書記的有力人選,可即便如此,考察組要找他楊誌遠談話,也該是他楊誌遠上普天去才是,沒有周泰飛帶著考察組上社港來的道理。
這個緣由很是牽強,楊誌遠噓了一口氣,心想既然想不明白,那還不如不想,自己見了周泰飛之後,自然就會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