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蓄意阻擊(2)(2 / 2)

楊誌遠覺得在阻擊開始前,有必要對趙洪福做些了解。趙書記此次不聲不響地奔臨江方向而去,其目的何在?楊誌遠總感覺趙洪福此次出行,應該為私不為公,如果是因公,趙洪福是本省的省委書記,動靜不會如此之小,也不可能不會讓普天方麵知道,清明時節,趙書記急匆匆地奔臨江方向而去,幹嗎?難道是掃墓?可問題是趙洪福不是本省人,與本省沒有過多的瓜葛,他給誰掃墓?楊誌遠既然想阻擊趙洪福,那麼這些就有必要搞清楚,不然,不好排兵布陣,趙洪福如果目的地是臨江,那照估算,其下午就有可能回經社港,如果不是臨江,那就不好估算了,如果出了普天,那趙書記說不定繞行另外的路線,這也說不定,所有楊誌遠覺得有些事情有必要弄清楚。

楊誌遠從省委出來,又曾經是省委秘書一處的處長,省委那邊的人頭都熟,關係好的也有幾個,楊誌遠想了想給秘書一處的副處長打了電話。該副處長與楊誌遠有些淵源,楊誌遠是處長時,其還是一名科長,其做事穩重,但其在省委一直都是鬱鬱不得誌,楊誌遠就任處長後不久,處裏一名副處長外放,付國良征詢楊誌遠的意見,楊誌遠就推薦了此人,其由此得以升任副處長,自此其對楊誌遠一直都很信服,與楊誌遠關係也是不錯。趙洪福接任省委書記之後,處長一職由其選定的秘書擔任,其仍是副處長,楊誌遠知道,此副處長對趙洪福的事情未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基本的情況應該還是了解的,而且自己想了解的事情有些敏感,不宜向不穩重不熟知的人打聽,找副處長恰恰好。

楊誌遠對副處長說,有部屬報告在張溪嶺看到趙書記了,會不會看錯?副處長自然不會明言,隻說應該沒有看錯。楊誌遠繼續,說趙書記目的何在?因公還是因私?社港?臨江?還是其他縣?副處長對此還真是不太清楚,隻說應該是私事,好像是臨江,具體情況隻有秘書長清楚。楊誌遠提醒,趙書記不是本省人,你可曾聽到過什麼,比如說其在社港臨江這一帶有什麼故交舊友。楊誌遠這麼一說,副處長還真記起一件事來,說趙書記雖是孤兒,但其在延安保育院有一保育員對趙書記一直悉心照料,趙書記成年後與保育員時有聯係,該保育員為臨江人,退休後回臨江居住,前幾年病逝。副處長為什麼知道這些,因為趙洪福就任書記後,該保育員的後人上省城來看望趙洪福,當時趙洪福的秘書還沒有到位,是該副處長代為接待,隨便扯了幾句,因此有所了解。

副處長笑,說:“楊處,這可是領導私密,本省可沒幾個人知道。”

“放心。”楊誌遠笑,說,“謝謝!”

副處長笑,說:“回來了,給我電話,一起喝茶。”

楊誌遠笑,說:“好,到時找你。”

這就是了。楊誌遠至此可以肯定,趙洪福書記這次的目的地就是臨江,其就是去給保育員掃墓,這才合乎情理,趙洪福書記此行如此低調,才解釋得過去。楊誌遠由此估算,趙洪福會於下午三點左右由臨江折返。如此一來,阻擊時間也就大致可以確定,剩下的就是阻擊地點,楊誌遠決定將阻擊地點定於張溪嶺一號峰附近,此地靠近社港農業科技園,離張溪嶺隧道的施工現場也近,是理想的阻擊地點。

楊誌遠主意已定,不再猶豫,一個電話打給胡曉光,如此這般,親授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