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坳進行家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祭祀祖先,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更重要的是為了維護家族的血脈親情,教育子孫不要忘記祖先創業的艱辛,以便將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楊家的家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起到了祈求祖先保佑,團結、激勵家族成員的作用。楊誌遠心知既然大家推選自己為主祭官,這是家族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倚重,以前,這種事情是由楊石叔主持的,今年楊石叔去了,由自己主持也就義不容辭,楊誌遠知道,作為主持人,從這一刻開始,自己就是這個家族的魂了,一個家族隻有有了靈魂,才可以繼往開來,無私無畏。他不能因為楊石叔走了,而讓家族感覺群龍無首,變成一盤散沙,如此他楊誌遠任由這種事情發生,那他楊誌遠就不配為楊家子孫。
與別的地方的家祭不同,楊家坳一般都是在家族發生了重大的事情才會舉行家祭。比如像修訂族譜,族長去世,又或者是楊家先祖逢十壽辰此類大事,楊家坳才舉行家祭活動。之所以如此,楊誌遠覺得這應該與楊家坳的貧困有關,畢竟舉行一次家祭,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
楊誌遠覺得楊家人之所以眾誌成城,還與一條開明的族規有關,楊家還有一處族規和別的家族不同,別的家族舉行家祭禁止女性參加,楊家人卻不這樣,隻要是你和楊家有血緣或者姻緣關係,男男女女都可參加,像白宏偉他們此類楊家家將的後裔,在楊家坳的楊家族譜中也有分冊,在家祭時必須參加。這大概與當年楊家先祖喋血沙場,獨餘滿門女將,將楊家發揚光大有關。楊誌遠覺得正因為如此,楊家才會源遠流長,精誠團結,男女同仇敵愾,萬眾一心。
從初一到初五,楊誌遠帶領楊家所有的家族成員在宗祠向楊家的列祖列宗行三跪九叩禮、進行飲福受胙等特有的禮儀形式。在禮樂之中,全體楊家後裔謹遵‘忠義勇,潔誠敬’的楊家祖訓,向宗祠的楊家列祖列宗行叩首禮,共同表達對楊家先祖的深切緬懷和無上尊崇,同時祈望楊石叔在天國一路走好。
楊誌遠重複祖訓:“忠義勇,潔誠敬。”
楊家坳的全體後裔齊聲高喊:“忠義勇,潔誠敬。”
楊誌遠說:“精誠團結,精忠報國,勿忘國恥,勿相忘。
楊家坳的全體後裔緊相隨:“勿相忘!”
連楊舒凡他們這些楊家的小一代,都是跟著自己的父輩稚聲稚氣地說:勿相忘!
楊誌遠一時熱血沸騰,心潮洶湧,人的一生,總有些什麼是我們不能忘的,故園家國,血脈親情,禮義廉恥,忠孝誠勇,這些祖輩遺下來的祖訓,都有著深邃的人生信仰和信條在其中,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隻要我們記住這些,我們就可以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地做人,哪怕是身處異國他鄉,隻要我們銘記這些,那麼我們就不會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
一對大紅的一米多高的蠟燭徹夜燃燒,預意楊家世代生生不息,也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過完春節,楊誌遠回到社港。二月已至,過不多久,社港的農村肯定就會一派繁忙,因為黃瓜、西瓜、辣椒、西紅柿、苦瓜、絲瓜、西葫蘆等各類夏收的時令果蔬的播種之時就要來臨了。
楊誌遠這天在小會議室裏就今年的春耕春播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今天到場的除了孟路軍、主管農業的副縣長、農業局局長、信息公司的莊勝笠等政府部門的各級領導,楊誌遠還把李東湖也請來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