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淚如雨下。
楊誌遠知道楊石為楊家坳操勞了一輩子,喪事從簡,想都別想,楊家坳的鄉親們豈會答應,這一點楊誌遠也做不了主,隻能照族中老人的意思從事了。至於土葬一事,新營雖然提倡火化,但也沒有要求楊家坳這樣的鄉村必須強製執行。就因為楊家坳是全省的首富村,就因為他楊誌遠是縣委書記,就得以身作則。楊石叔什麼都不求,就想入土為安,這個要求不過分。楊誌遠下定決心,最難也要成全了楊石叔的遺願。
當晚,族中老人開會商定,楊石的喪事為期七天,等楊呼慶他們這些楊家坳在天南海北奔忙的子弟回到楊家坳看過老人的遺容後,方可入殮。楊石的喪事得好好操辦一下,楊石他勤儉了一輩子,得讓他走得體體麵麵的。農村人再窮,但喪事都是辦得體麵,鋪張,何況楊家坳現在不差錢。
楊誌遠雖然覺得大操大辦有些不妥,可老人們下定決心一意孤行,楊誌遠也沒辦法,新營農村就是這麼一個習俗,一貫對喪葬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是楊家坳不把楊石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喪事辦熱鬧了,就會讓十裏八鄉的鄉親們笑話,會罵整個楊家人不忠不孝不義,這種情況,他楊誌遠的意見根本就沒人予以理會。楊誌遠挪了挪嘴,什麼都沒說,心想豁出去了,大不了把自己這個縣委書記一職擼了,還能怎麼樣。
楊誌遠隻在會上發布了兩條命令。三天後,就是元旦,楊家坳現在是省內有名的旅遊景區,楊家坳立即以公司的名義發函通知各個有業務往來的旅行社,說明原因,取消預定,對旅客和旅行社的損失按最高標準予以補償;在楊家坳的進山口,對省內自駕遊的散客,說明原因,予以勸說,對願意回轉的,贈送一次長期有效的楊家坳免費旅遊劵,歡迎下次光臨,對於不願離開的遊客,交代事宜,說明情況,允許進山旅遊參觀,隻是招待不周的地方敬請原諒。
楊誌遠安排完此事,老人們就開始部署治喪的諸多事宜,楊家坳現在人強馬壯,眾誌成城,這等事情,自是有條不紊,根本用不著楊誌遠為之操心。
諸事妥當,當晚由楊誌遠帶領楊廣唯、林覺等人為楊石守靈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