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時機正好,是個機會。
楊誌遠拿了件外套,和徐菊下了樓,倆人就在縣委招待所的院子裏隨便走一走。徐菊說:“這次到楊家坳,我遇上你夫人了。”
“是嗎?”楊誌遠笑了笑,說,“省城離楊家坳近,方便。我可是好久沒回楊家坳了,說實話,挺想家裏的老人、孩子和鄉親們的。”
現在榆江到林原的高速公路早已貫通林原全境,江林高速在新營有收費通道,榆江到新營有客車經高速直達,從榆江回楊家坳也就變得極為方便,安茗記掛楊舒凡,隻有有空,周六都會回楊家坳住一晚,和兒子呆一晚,星期天再趕回榆江,樂此不疲。
徐菊說:“夫人人不錯,大城市的人,沒有一點的架子,知道我是你同學,對我挺熱情的。張青阿姨和楊舒凡也都挺好的,尤其是舒凡,虎頭虎腦的,挺逗人喜歡。”
徐菊這麼一說,楊誌遠更是想家。他說:“等哪天上省城,得找個時間回楊家坳看看。徐菊,你在楊家坳呆了這麼長的時間,有沒有和我楊石叔見上麵。”
徐菊說:“見了。老爺子身體好著呢,這次知道我回社港,非讓我給你捎一大瓶藥酒不可,見我實在背不動,這才勉強同意下次讓楓樹灣的鄉親們捎過來,那臘兔肉,可不就是他讓給捎來的。老爺子還讓我捎話給你,讓你別掛念家裏,家裏有他和鄉親們幫著照顧,肯定沒問題,讓你好好做官,好好做事。我可看出來了,你可是老爺子的驕傲。”
楊誌遠說:“我這楊石叔,就是這樣正直厚道,善良本分,人家都說是我讓楊家坳發生了翻天巨變,其實在我看來,楊家坳正是因為有了我楊石叔的言傳身教,才會有了今天的變化。”
徐菊說:“以前都是聽別人說起楊家坳,沒有直觀的印象,這次到了楊家坳以後,我是真羨慕你們楊家坳人,富裕、生活安定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你們楊家坳人的團結和和諧,讓我感觸頗深,我們楓樹灣什麼時候能像楊家坳這般就好了。”
楊誌遠笑,說:“楓樹灣的鄉親們強悍,同時又很樸實,就看你怎麼去引導,你要是引導得好,這就是力量。”
徐菊說:“我隻怕能力有限。”
楊誌遠笑,說:“這點我不認同,你有群眾基礎,外柔內強,肯定可以成事。”
“不會吧。我徐菊有這般能力,我自己都沒看出來。”徐菊笑。
楊誌遠點頭,說:“你有。也許你不自知罷了,你這人就像你的名字一樣,是冬日裏的菊,迎霜傲雪,堅韌無比。”
徐菊好半天沒說話,幽幽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