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國慶長假(7)(2 / 2)

蔡政宇聽周至誠這麼一說,不免有些為難,他望了楊誌遠一眼。楊誌遠自然明白蔡政宇的意思,周至誠書記這是想輕車簡行,不想驚擾地方,可他這個級別的官員,隻怕是想簡單也簡單不起來。周至誠書記的安全第一重要,不讓市裏知道,作些必要的安排,一旦出了事情怎麼辦,誰都負不起這個責任。既然這個事情是他楊誌遠挑起的,他楊誌遠就得說句話,楊誌遠有些後悔,自己也是當過周至誠書記的秘書的,怎麼就那麼不加思考,現在周至誠書記興致已起,再行勸阻也無必要,不合時宜。為安全起見,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周至誠書記接受地方的安排。

楊誌遠知道秀梅媽媽所在地的市委書記是張順涵,當年的市長,現在的一把手。楊誌遠心想讓周至誠書記就此見見張順涵也好,當年張順涵端著秀梅媽媽家那個破敗的茶杯坦然自若、謙遜的神情,楊誌遠一直記憶猶新。後來楊誌遠到沿海又和張順涵有過幾次接觸,覺得張順涵這個人不錯,值得一交,這才有了一些私交。周書記要想打開工作局麵,肯定要重用一些可用之才,周書記有了好的想法,需要貫徹落實,需要作些嚐試,怎麼辦?自然得有人在前麵衝鋒陷陣,什麼人最合適,自然是知根知底之人。可周書記剛到沿海,人生地不熟的,用誰?不用誰?目前心裏肯定尚無定數,還在暗自思量,衡量考察,心有權衡。為什麼他楊誌遠作為縣委書記,一上任,就到各個鄉鎮去考察去調研,目的隻有一個:識人,點將。看誰可以堪以大任,成為自己的麾下大將。縣委書記尚且如此,省委書記更是如此,何況是沿海這麼一個經濟大省,誰是付國良?誰又是羅亮?周至誠書記肯定也在心裏琢磨,醞釀,一旦胸有成竹,沿海政壇肯定風起雲湧,周至誠書記運籌帷幄的本領楊誌遠還能不知道,一出手,肯定是出其不意,變幻莫測。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張順涵應該還沒有進入周至誠書記的視線,如果自己和周至誠書記到海邊垂釣,讓張順涵得以有機會陪伴左右,這就有了一個讓周至誠書記了解張順涵的機會,此種場合,更多的是私誼,周至誠書記肯定比平時易於接近。一旦張順涵得到了書記的認可,待到周至誠書記落子之時,張順涵才有可能在周至誠書記的棋局中,有其一席之地。楊誌遠權衡了一下,覺得張順涵這人應該可用,讓周至誠書記見見張順涵對雙方都有益,楊誌遠決心促成此事。

楊誌遠於是一笑,說:“周書記,您真要下去,不通知市裏,隻怕說不過去。省委也不會同意,秀梅媽媽所在地的市委書記張順涵我認識,打過交道,喝過酒,方偉勳學習一事,找的就是他,要不讓他不事張揚,稍作安排?”

周至誠和楊誌遠朝夕相處那麼久,彼此心意相通,他看了楊誌遠一眼,坐在這個飯桌上,彼此都不是外人,他直抒其意:“誌遠,你對其了解多少?”

楊誌遠知道周至誠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他笑,說:“有些了解,覺得還行。”

周至誠笑,說:“是否經得起調查?”

楊誌遠笑,說:“應該可以,要不見見,順便查查。”

周至誠一笑,說:“難怪你王琳阿姨不願意到沿海來,現在看來跟著我這個書記還真是了無情趣,你看好不容易動了想到海邊走走的念頭,還如此身不由己,思前顧後,這般麻煩,這般繁瑣,毫無辦法。”

周至誠說完望向蔡政宇:“政宇,那你等會給張順涵同誌打個電話,就說我周至誠明天當他的地盤上去吵擾吵擾,看張順涵同誌是否在家,是否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