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石對楊誌遠這種時刻以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為重的作風表示讚賞,當即表示,增加安全投入,再進行一次排查,對處於水位線以下的房屋該動遷的堅決予以動遷,既是長期投資,不在乎這點銀子。
楊誌遠笑,說:“就朱總這個態度,我相信水電站將來肯定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楊誌遠此話是站在一個山頭上說的,此地可以看到整個楓樹灣閘壩工地的全貌,楓樹灣水電站預計工期二年,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閘壩即將全部合龍。工地上人來車往,一派繁忙。
楊誌遠笑,說:“商人精於算,而不在於計,但凡成大事者,都懂得舍,才有所得。朱總大氣,能有今日之成就,勢在必然。”
朱少石哈哈一笑,說:“楊書記當年離開楊家坳,不同樣也懂得舍,才有今日之所得麼。”
楊誌遠同樣一笑,說:“朱總,什麼時候對楊某私下調查?刨根問底?可有發現?但願不至於讓朱總失望。”
朱少石笑,說:“不瞞楊書記,香港一別,對楊書記很是好奇,有心結交,私底下四處打聽,才知道我朱少石還真是不知輕重,當初之舉唐突至極,楊書記向來視金錢如糞土。我還知道當年喬治以百萬年薪相邀,楊書記照樣不為所動,心裏明白,楊書記誌在其他,不在金錢。楊書記的人品朱某是誠心佩服。”
還別說,就憑朱少石這話,楊誌遠就知道朱少石還真是下了一番心力,看來自己當初拒絕朱少石的那個小意思對其觸動很大。
楊誌遠笑,說:“朱總用心了。”
朱少石抱拳,說:“楊書記見笑,失禮了,抱歉。”
楊誌遠看了身邊的徐菊一眼,笑,說:“老同學,朱總這人豁達,不小肚雞腸,還有什麼事情趁朱總在,盡可以提,咱們一並解決。”
“楊書記又吹又捧的,敢情要我出血。”朱少石笑了笑,說,“行,徐女士,還有什麼問題,盡可以提出來,一並解決。”
徐菊看了身邊的幾位長者一眼,見他們搖頭,就笑,說:“該想到的都已經想到了,謝謝朱總裁,我們對今天的處理結果感到滿意。”
楊誌遠說笑,說:“今後有什麼事情,還望請鄉親們協商解決,可不要動輒在路上擺耙齒喔。”
幾位長者連連說:“楊書記放心,我們鄉下人講究的就是人家敬我一尺,我還人家一丈,朱總今天這般仗義,我楓樹灣也不能沒了禮數不是,釘鐵釘擺耙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請朱總原諒。”
朱少石說:“所謂不打不相識,咱們來日方長。朱氏能源紮根楓樹灣,今後少不得還有吵擾老先生們的地方,還請多擔待。”
幾位長者說:“朱總客氣了。”
朱氏能源自此與楓樹灣村相逢一笑泯恩仇。
楊誌遠問了朱少石一個問題:“朱總是生意人,對現在的旅遊火熱怎麼看?”
朱少石笑,有些異樣,說:“楊書記怎麼突然問起了這麼一個問題?”
楊誌遠說:“有些想法,朱總久居香港,見多識廣,想和朱總隨便聊聊。”
朱少石說:“現在旅遊火熱,說到底是無非是因為一個‘累’字,人在名利場上滾打,掙錢謀權,身疲心累,所以現在的人們才會喜歡縱情於山色,探山問水,尋心靈一時之寧靜和愉悅。”
楊誌遠笑問:“朱總,那你覺得楓樹灣的景致怎麼樣?”
朱少石望著周邊的青山綠水,說:“空氣清新,山色秀美,小橋流水,一派江南風景。”
“那你覺得此處加以開發,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