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徐建雄還真是不知,他大驚失色,說,楊秘,什麼時候的事情,我不知道。
楊誌遠看徐建雄的表情覺得他不像在作秀,他幹脆把話直接挑明,說,那我還說一個更讓你感到震驚的消息,在這些記者中,有一人為陳明達將軍的女兒。
陳明達的名字隻要稍稍關心政治的人都會知道,更不要說徐建雄這一級的幹部,徐建雄頓時大汗淋漓,汗流浹背,要知道光是電視台的記者在林原失蹤這事情就夠震驚的,更何況其中還有陳明達的女兒,看來這事情鬧大了,隻怕收不了場。
高架橋在拆除的過程中發生坍塌事故,徐建雄知道,聽說有人員傷亡,徐建雄第一時間指示胡捷搶救受傷人員,徐建雄本想親臨現場,但胡捷已經提前到了現場,說事情不大,這事情他會妥善處理。時隔不久,徐建雄就接到馬少強副省長的電話,說他已經知道了高架橋發生坍塌的事情,這事交給胡捷市長處理就行了,相信胡捷市長會處理好此事。既然馬少強發話,徐建雄也就不好說什麼,馬軍這兩個月在林原竄來竄去的事情他略有耳聞,心知馬少強給自己打電話,這事情隻怕和馬軍有些關係,事涉馬少強,徐建雄根本就不願多事,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胡捷去處理。他曾經問過胡捷是不是要把高架橋發生安全事故的事情上報省委省政府,胡捷說,這次事故死亡人數2人,傷5人,用不著上報。按照安全事故等級劃分,死亡人數在2人以上,重傷在9人以上,屬較大事故以上級,才需要上報省一級主管安全生產的部門。要真如胡捷所說,則屬一般事故,市裏這一級知道,自行處理就是了,用不著上報省裏。徐建雄當時雖然有所懷疑,覺得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剛好踩線,涉險過關,但一想馬少強有所交待,也是沒去深究。這兩天民間已有傳言,說高架橋坍塌之時正是早上上班、上學的高峰期,死亡的人員至少在10人以上,受傷的人就更多了,徐建雄就隱隱感覺不太對勁,如果民間傳言屬實,那就是重大事故了,得上報國務院,交由省裏處理。徐建雄這兩天心裏惶惶,忐忑不安,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向省裏彙報,可這又屬空穴來風,事情的真相也隻有胡捷才真正知道,自己要是貿然上報,無形中就把馬少強給得罪了。
現在徐建雄一聽有記者在林原采訪時失蹤了,其中竟然還有陳明達的女兒,徐建雄心知記者失蹤這事隻怕還是和胡捷有關,胡捷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爭取時間,掩蓋真相,徐建雄預感到民間關於高架橋坍塌死傷重大的傳言隻怕還真有幾分可信度,自己這一次隻怕是被胡捷給害慘了,林原市委書記這個位置是不是保得住隻怕成了未知數,徐建雄又豈會不冷汗直流。軟禁記者,胡捷這人他媽的膽子也太大了,而且其中還有陳明達的女兒,胡捷這分明就是在找死。試想陳明達的女兒在林原失蹤了,陳明達震驚之下,還不會讓武警部隊把林原翻一個底朝天,幾個大活人總不會憑空就在林原消失吧,即便是最高明的手法,也會留下蛛絲馬跡,陳明達真要找女兒,挖地三尺,也會把人找出來。
難怪省長會給自己親自打電話,並且派楊誌遠前來林原坐陣,實在是在情理之中,合乎邏輯。陳明達的女兒在記者中,這事胡捷肯定也會是一萬個想不到,不然,即便是他吃了熊心豹子膽,他也沒這個膽量。
楊誌遠其實最擔心的還是徐建雄在這件事上涉入過深,與胡捷兩人鐵板一塊,那事情處理起來就更加艱難,現在一看徐建雄許多事情並不知情,這樣一來,許多的事情就容易解決了。楊誌遠說,既然徐書記對記者失蹤一事毫不知情,那我想請徐書記通知政法委各主要部門的領導馬上到市三招待所來開會,不知道徐書記意下如何。
徐建雄一聽,就明白楊誌遠是何意思,如果胡捷動用了公權,那麼隻能是公檢法這三個部門的人員,動用公安的可能性最大。徐建雄點頭,說,好,我同意楊秘的意見。小黃,你馬上打電話給政法委書記,讓他通知公檢法所有在家的正副職領導上三招待所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