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春暖花開(3)(1 / 2)

第二天一早,楊家坳照例於早晨舉行升旗儀式。

周至誠早上起床後,和楊誌遠在老虎嘴的涼亭邊進行晨練,早上的楊家坳空氣更為清新,映山紅花團錦簇。周至誠深深地吸著了一口氣,隻覺一股薄薄的帶著濕潤的清涼直入心底,沁人心脾,周至誠一時心清氣爽,無與倫比。

周至誠由衷讚歎,說,誌遠,你們楊家坳還真是一顆藏在深山的明珠,一旦廣為人知,今後的旅遊收益隻怕非同小可。

楊誌遠笑,說,省長,您要是到石柱峰下去走一遭,您就知道什麼叫鬼斧神工,什麼又是世外桃源了。我想用不了多久,旅遊生態農業就會成為楊家坳的又一大產業。

周至誠笑,說,誌遠,本省是農業大省,山高林密,像楊家坳這樣具有原生態的地方應該還有不少,你覺得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像楊家坳這樣在原生態旅遊上做做文章。

楊誌遠說,省長,湖南的張家界這個新興的旅遊城市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地方要想發展旅遊,就看怎麼給旅遊定位。本省水資源豐富,將來水上項目肯定可以給本省的農民帶來好的收益。

周至誠點頭,說,目前來看,製約本省原生態旅遊發展的還是交通,也不知道那個叫喬治的總裁是不是把我們的方案提交給董事會討論了。

楊誌遠說,我總覺得這事靠譜,隨著經濟的發展,車流量的增多,收費高速公路肯定有利可圖,喬治他們那財團豈會輕易放過。

周至誠說,這也是本省經濟實力不濟,不然這等好事我還真舍不得拿出去。不管他,我省可以走一步算一步,高速公路修不起,可以先立項。我們還可以爭取國家的部分支持把原有的國道、省道改成一級公路,這對本省經濟騰飛同樣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正在這時,林覺和楊廣唯捧著國旗從辦公室裏走了出來,走到旗杆下,舉行升旗儀式。楊廣唯展開鮮紅的旗幟,國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在老虎嘴迎風飄揚。周至誠一看是舉行升旗儀式,趕忙與楊誌遠一起,麵向國旗,行注目禮,一直目送著國旗升到了旗杆的頂點。春播春耕時節,楊家坳的鄉親們都起得早,早就在地裏忙活了,國歌一響,田間地頭的鄉親們全都停下了手裏的農活,麵朝老虎嘴,注視著國旗慢慢地從老虎嘴升騰起來。

周至誠說,誌遠,看來你們楊家坳在愛國主義教育上已經先行了一步。

楊誌遠說,對於我們楊家人來說,國家的定義其實很簡單,有國才有家,國之不存,何談有家。

周至誠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卻不是人人都懂的。其實國和家是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沒有國,自然沒有家,同樣沒有家,又何來國。人和人,國與家,本來就是相互依存,‘人’字怎麼寫,一撇一捺而已,‘人’字寫起來簡單,可做人卻未必容易。還是老祖宗智慧,一個簡簡單單的‘人’字,卻是包含了許多人生的哲理,任何一方倒了,另一方未必就可以安然無恙,隻怕無法想象。

上午按計劃是要開會全體大會的。楊家坳沒有大型的會議室,林覺和付國良商量後,征得楊石的同意,把楊氏宗祠的大堂辟出來,擺上桌椅板凳,雖然簡單,倒也像模像樣。沒想到臨開會前,周至誠改了主意,周至誠說,國良,楊家坳山清水秀,我看我們還是改改舊套路,搞搞新意思。我們先參觀參觀楊家坳的生產情況,大家邊學習邊討論。

康裕笑,說,省長,這是幹嘛,開闊眼界?

周至誠笑,說,就算是理論聯係實踐吧,我為什麼要把會場定在楊家坳,是楊家坳對本省的農村經濟工作,要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我希望大家在參觀的同時,大家暢所欲言,我希望大家結合本市、本縣具體的情況,談談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