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勿忘曆史(11)(2 / 2)

李澤成說,誌遠,不錯,楊家坳在你的帶領下,走上了小康之路。

李澤成看了周至誠一眼,說,至誠省長,其實我上次到楊家坳感覺最深的還是楊家坳‘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集體保障製度和合理公平的發配製度。這些年雖然很多的地方經濟成長飛快,但人民幸福感並沒有隨之提升,反而社會的各種矛盾在不斷地深化,百姓的平常不滿的情緒在積壓,究其原因,還是社會福利製度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讓人民沒有安全感,而且分配製度極不合理,大部分社會財富聚集在一小部分人的手裏,人民有豈會有幸福感和滿意感。楊家坳人為什麼團結,我看除了宗族因素,更重要的是公平。

周至誠說,我對此有同感。我相信首長也注意到,所以首長才會說,其路漫漫,任重道遠。‘相信黨相信政府’不能隻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以實際行動來體現,所以這就更要求我們的官員‘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古人尚且可以做到這一點,何況我們共產黨這麼一個具有信仰的組織。

李澤成說,至誠省長如此關注黨風建設、德育教育,近來可有好的想法。

周至誠說,至於怎樣把理論聯係實際,怎樣製定完善的考核機製,我在材料中多有提起,我就不一一細說。澤成,前幾天,美國的飛虎隊光臨我省,離開的時候,那麼多的群眾自發地為老兵們送行,那一刻我感觸頗多,不是我們的人民不知道感恩,不是我們的人民忘記了曆史,而是我們自身沒有正確的引導,沒有把我們廣大人民的拳拳愛國之心激發出來。我對此這個想法,清明節就要來了,我回去以後,就和鍾濤書記商量商量,再提請省委常委會討論通過,在清明節這天開展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我認為愛國主義教育是黨風建設和官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一個領導者如果不愛國,又豈會愛民愛家愛人。

李澤成點頭,說,至誠省長的這個想法很有現實意義,其實今後不止清明節,但凡重大節假日,都有必要領導幹部帶頭,進行勿忘曆史的愛國主義教育,銘記和熱愛能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了解並愛好那些真正美麗的東西,從某個方麵來說,愛國主義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經濟發展了,人人一盤散沙,都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集體為何物,沒有國家概念,試問這樣的發展又有何用。

4月3日,從北京到榆江的飛機於這天上午飛抵榆江機場,周至誠上了奧迪,對於小閩說,小閩,先上省委。

楊誌遠知道,周至誠省長心裏的想法已經成形,所以才會如此急切地想要和鍾濤書記見一麵,談談自己的想法,以便取得鍾濤書記的支持。楊誌遠覺得這種愛國主義和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作為主管意識形態的省委書記,鍾濤根本就沒理由拒絕。

楊誌遠在車上撥了劉書琦的電話,劉書琦一聽是楊誌遠,態度明顯地比以前熱情,他說,楊秘啊,怎麼,從北京回來了?

楊誌遠笑了笑,說,劉處長,我和省長在機場回榆江的路上,大概會於一小時後到達市區。鍾書記在不在辦公室,省長有事需和鍾書記麵談。

劉書琦明白周至誠省長從北京一回榆江就急著和鍾濤書記見麵,肯定所商之事頗為重要,他很是幹脆地說,書記在辦公室。大概是進去問了一下鍾濤書記,然後回話,說,鍾書記隨時等候周省長的光臨。

楊誌遠說,謝謝劉處,到時見。

楊誌遠隨同周至誠省長來到鍾濤書記的辦公室,劉書琦一看到兩人就熱情洋溢地迎了上來,說,省長,鍾書記在等著您呢。

劉書琦把省長迎進辦公室,沏好茶,這才走了出來,和楊誌遠打招呼,說,楊秘,首長緊急召見,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