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智若愚(6)(1 / 2)

官場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梁大智成為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後,不知為何,鍾濤不待常委會確定,就讓他直接把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位置空了出來,拿到這個會上討論,也許是鍾濤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也許是另有所圖。這次常委會第二個議程就是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問題。組織部門擬用林原市市長胡捷接任書記一職。不用說這是馬少強起了作用,得到鍾濤的默許才會被組織部門提出來的。

周至誠待何亞洲介紹完胡捷的基本情況,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說,我不同意組織部門的意見。胡捷同誌以前是交通廳副廳長下去的,在地市工作的時間太短,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合適。我堅決不同意。

周至誠接連幾個不同意、不合適,斬釘截鐵,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個人選,鍾濤在此之前在書記會上和周至誠碰過,周至誠並沒有發表不同意見,鍾濤這才把胡捷作為候選人拿到常委會上討論,沒想到周至誠陣前反戈,打了鍾濤一個措手不及。

楊誌遠分析,省長其實在書記會就已經布下暗子,早有圖謀,他在書記會上默許胡捷作為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就是要在常委會上給鍾濤一個措手不及,讓他來不及重新布局。省長不動聲色,就是不想讓鍾濤看清他的真實意圖,因為省長的這一步棋十分重要,是事關整個布局至關重要的一著,這一步棋下好了,後麵的棋才可以接著走下去,這一著棋沒下好,就滿盤皆輸。所以省長注定不能讓胡捷通過,不能讓馬少強如願以償。

周至誠剛一說完,朱明華緊隨其後,說,我同意至誠同誌的意見,胡捷同誌是不適合擔任林原市市委書記一職。

根據官場順序,按說,朱明華作為新晉省委常委,排名靠後,得等其他排名靠前的常委發表意見以後再輪到他發言,但朱明華不管不顧,提前開火。楊誌遠心知,這不是朱副省長不懂官場規矩,隻怕是和省長達成了某種默契,需要朱副省長提前表明態度,這樣就可以影響後麵常委的判斷力。

周至誠、朱明華不同意,鍾濤自然可以理解,他笑了笑,說,還有哪位同誌有不同意見。

按順序,省委副書記郭建明發言,郭建明和鍾濤數有間隙,此時,見周至誠、朱明華都極力反對胡捷的提議,他適時地加了一把火,他說,既然至誠同誌和明華同誌一致反對,而且至誠同誌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我也覺得胡捷不是林原市市委書記的合適入選。

郭建明說完,是省紀委書記黃凱,黃凱這人鐵麵無私,是本省有名的包公式人物,對馬少強的劣跡,黃凱早有看法,多次向鍾濤進言。胡捷屬於馬少強係,黃凱當即反對,說,我同意至誠同誌的意見。

十三個常委,頭四個就投了反對票,鍾濤和馬少強都知道,胡捷的此項提議懸了。這時候,一個讓鍾濤和馬少強做夢都沒想到會提出反對意見的人物出聲了。此人一出聲,胡捷的市委書記之夢就徹底泡湯了。榆江市市委書記王文舉說,我支持至誠同誌的意見,胡捷同誌不合適,還需要再鍛煉。

且不說鍾濤、馬少強感到意外,在座的常委都感到奇怪,誰都知道王文舉屬於騎牆派,不到最後時刻不露底牌,今天一反常態,這般出手,又是為了哪般。楊誌遠知道,這應該省長提前做了功課,有了宋華強的事情作為契機,省長做通王文舉的工作,把握很大。這又是省長走的一著好棋。

連王文舉這個騎牆派都倒向了周至誠,胡捷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表決的結果就是:7比2。除了以上五位常委投了反對票外,還有宣傳部長、軍區司令員投了反對票,投了讚成票的是何亞洲、馬少強。其他同誌投了棄權票,鍾濤書記也在棄權票之列,這應該也是周至誠意料的結果,試想省長、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省城市委書記、常務副省長都已經明確表示胡捷同誌不合適,鍾濤如果偏要強行通過了話,政治風險太大,一旦胡捷真有問題,鍾濤就脫不了幹係,用人失策這一條肯定跑不了。既然大勢已去,鍾濤隻能棄權,他自然也不會投反對票,那無異於自抽耳光。鍾濤一棄權,剩餘其他常委緊跟鍾濤,都一一投了棄權票。何亞洲卻是不得不投讚成票,因為他是組織部長,幹部的考察和提名是組織部門提出來的,他要是反對或者棄權,同樣是自抽耳光,不得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