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說,我當年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想憑自己學到的知識,為楊家坳的鄉親尋找一條致富之路而已。但我很快發現,要想開展工作,首先就是要調動鄉親們的生產積極性。而調動積極性的最好方法,還是讓鄉親們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楊誌遠跟院長說了第一年用十元鈔票給鄉親們發紅利的事情,院長點頭,說,事實證明最簡單直白的辦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楊誌遠說,越往深裏想我就越是發現,僅僅是調動鄉親們的積極性還遠遠不夠,還要讓鄉親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讓鄉親們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我後來覺得發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和改善鄉親們的生活。盡管我們楊家坳是一個單一的家族式村落,有其特殊性,族裏做出的決定,家族成員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但這都是暫時的,我覺得要讓一個村的鄉親真正和諧統一,讓鄉親們自發地積極地投入到生產中去,還必須有合理健全的分配機製,讓鄉親們心服口服才行,所以我們楊家坳製定了一套完整的分配和獎罰機製,我們楊家坳既不提倡吃大鍋飯,但也不允許出現懸殊的貧富差異,而不出現巨大的貧富差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在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上的支出,解決鄉親們的後顧之憂,最大限度地彰顯公平。
院長回頭對車上的一幹要員說,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根本歸宿,這是一個係統、複雜的課題,你們看看小楊同學已經走到我們的前麵去了,不簡單。
一幹要員自然都隻是點頭,沒有人敢接話。李澤成看著在院長麵前侃侃而談的楊誌遠,發現自己的這個小師弟一說起農村工作的話題來,思路清晰,神情自如,熱情洋溢,一點都不像剛上車時那般緊張和不安。李澤成坐在楊誌遠的身邊靜靜地聽楊誌遠和院長談話,現在一聽院長對楊誌遠予以肯定,更是高興。李澤成跟院長時間很久,知道院長的脾性,也知道院長在與人談話時很少用肯定的語氣,現在竟然當著這麼多大員的麵,對楊誌遠予以充分的肯定,很是不易。
周至誠和鍾濤坐在首長的後一排位置,楊誌遠和院長的談話,周至誠自然聽得清清楚楚。自從上次動了把楊誌遠招到自己的身邊來做秘書的想法之後,周至誠對楊誌遠做了多方麵的考察,各方的反應都幾乎一致,楊誌遠不錯,有思想,有能力,敢想敢幹,尤其是人品方麵,知恩感恩,心懷坦蕩,讓人無話可說。周至誠今天親眼看到了楊家坳取得的成績,現在又當麵聽了楊誌遠的工作思路,覺得楊誌遠的一些想法超前,對現在的農村工作有極大的借鑒作用,周至誠也是一個銳意變革之人,他覺得楊誌遠很合自己的脾性。周至誠心想這樣的人一旦為己所用,自己肯定如虎添翼,可問題是怎樣才能讓楊誌遠誠心誠意地到自己的身邊來工作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適當的切入點,而這個最佳的切入點在哪呢?周至誠一時陷入了深思,他看了李澤成一眼,心想楊誌遠和李澤成這倆師兄弟的關係深厚,如果讓李澤成去做楊誌遠的工作,楊誌遠肯定會同意,等下非要找個合適的機會跟李澤成談談不可。
院長繼續和楊誌遠探討問題,院長說,小楊同學,我聽你多次提到‘張榜公示’,你的目的又是什麼。
楊誌遠說,我們楊家坳現在但凡財務的支出,每月都會張榜公示,堅持財務透明。
院長問,你就不怕因此引來村民的質疑?
楊誌遠說,這有什麼好怕的,之所以要公示,就是要把一切都擺在陽光下曬。一個人不謀私,隻為公,心底坦蕩,就不會害怕質疑,有質疑才會有改進。
院長點頭,說,小楊同學說的好,什麼是‘公’,在我看來就是公德、公心、公正、公開、公平,人人一心為公,這個社會才會真正的和諧和進步。可是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