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問政於楊(3)(2 / 2)

向晚成點頭,說,開明說得對,你楊誌遠不參政議政真是可惜了,我看這事情就這麼敲定了,小餘,你這些天就落實好楊誌遠補選人大代表的資格和手續問題。務必保證誌遠出席今年九月縣裏召開的“兩會”。

楊誌遠笑,說,書記、縣長這是幹嘛,搞一言堂啊,二位領導可不能這樣,人大代表可是要人民自己選出來的才行,沒有領導說了算的道理。

向晚成打著哈哈,說,誌遠,你這是在給領導扣大帽子,既然如此,開明,我看我們還是尊重全縣人民的選擇,看人民會不會同意他楊誌遠成為全縣人民的代表。

張開明笑,說,誌遠說的對,我們可不能違背了選舉法,得按正規的程序辦才是。也許到時我縣人民不同意楊誌遠當代表也不一定。

楊誌遠心想這事是躲不掉了,以中國目前的現況,二位本縣最高長官一致同意的事情是不可能出什麼意外的。楊誌遠明白當選人大代表這於別人來說應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對他楊誌遠未必有什麼好處,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楊家坳現在正處發展初始時期,有許多的事情要做。一旦當選人大代表,以自己的個性,肯定不會像某些代表一樣,每年到會場上走走過場,濫竽充數一下,他肯定會有所作為,精心準備提案,不負人大代表的職責才是。要是這樣肯定要花費他不少的精力,而且楊誌遠明白新營這地方的人小農意識強,自己真要是提交思想前衛的提案,能不能讓大家接受隻怕還是未知數,與其如此,還不如等自己把楊家坳打理好了,等自己騰出時間來再說。但楊誌遠一看向晚成態度堅決,知道這事情隻怕沒法改變,他不得不說出自己的顧慮。

楊誌遠說,書記、縣長,我不是那種情願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的人,隻是以我新營目前的現狀,我知道我的許多想法在我們新營隻怕行不通,反而會讓我成為眾矢之的,得不償失。

張開明說,你現在把楊家坳經營得紅紅火火,事情就擺在那,誰還會說你的不是。

楊誌遠搖頭,說,這都是經濟層麵的問題,好解決。就怕一旦涉及政治層麵,就會有許多的麻煩,就拿我剛才提到的撤鄉並鎮的想法,一旦實施起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對我恨之入骨。

向晚成趕忙給楊誌遠鼓氣,說,我這捉刀這人都不怕,你楊誌遠又怕什麼。你剛才不是要我經曆陣痛嗎,這就是陣痛,你楊誌遠怎麼著也不能在一旁袖手旁觀。這事沒得商量,就這麼說定了。來,我們為誌遠能有機會為新營貢獻自己的心力,幹杯!

大家站起身來,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向晚成和張開明事後仔細研究了楊誌遠的那些想法和建議,二人覺得楊誌遠的建議成功的因素要大於失敗的因素,而且從從政者的角度來看,楊誌遠的建議收益遠遠要大於風險,既然如此,二個人決定,與其碌碌無為,不如放手一搏,無論如何也要把楊誌遠的某些想法付諸實踐,作些大膽的嚐試,給新營政界注入一針強心劑。

向晚成最先選擇了從金融創新入手,在新營率先實行了‘千元小額無抵押無擔保誠信簡易貸款’,大力支持農村小農經濟的發展。

‘讓利於民的減稅計劃’也得到了縣人大常委會的批準,報有關部門批準後,待夏季征稅時開始試行。

楊誌遠提出的並鄉計劃,向晚成這次沒有采納,他覺得這個計劃的動靜太大,對幹部職工的影響不可估量,為保‘減稅計劃’的順利執行,向晚成和張開明商量後,決定把這個計劃先緩一緩,等時機成熟了,再相機進行。

向晚成對楊誌遠的那些建議自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采納,他有所變通。向晚成對新營鄉鎮企業局進行了徹底的改製,把該局整體公司化,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新營縣鄉鎮生資服務總公司’。並且不懼任人唯親之嫌,任命餘就為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此舉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整個新營政界為之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