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2 / 2)

更別說衙內鳥。衙內邊聽著,就在腦子裏臨摹他提到的十一觀音像,——如何個模樣咧?

高教授呢,此時麵上淡然,輕鬆聊天般向藏族向導請教,其實,向導剛才說的每個字,都上鳥心頭啊——怎能說沒有一定的道理呢。

衙內是不知道,高教授這個時候心裏其實已經有了思量,要把犰犰的戶口落在哪幾家。大洋彼岸,犰犰媽媽 的娘家,他們老高家在國內外的親戚也不少——還有,向導說的這個意思,高教授也明白了,“高犰”這個本名相當於是犰犰“十一觀音像”的佛果,不能輕易塵俗之事用之,比如,再哪家過世了人,花圈上就不能寫“高犰”,送禮亦然。這些,高教授都謹記在心裏了。

嗬嗬,有些東西是這樣,不信怎麼都不關心,一入鄉既然隨了這個俗,就遵守的比誰都講究。後來高大傻子家裏規矩多,也就是這個時候埋的果。

藏族向導見眾人有興趣,就接著說,

“還有啊,你們這次上山正逢著我們藏族曬佛節,好機會呀,一些平日裏寺裏珍藏的小佛像、巨幅布畫、錦緞織繡佛像,這段時間都可以拿出來,或展示於寺廟附近的曬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上。我們絨布寺海拔高,氣候寒,曬佛台就在廟後麵的一個小山洞裏。您家閨女也是有福氣,趕上了,不說她屬十一觀音像嗎,讓她正好趁這個時候,披著十一觀音的錦繡織,在曬佛台裏坐於十一觀音佛像下,虔誠禱告一天。萬事大吉。不僅如此,您家如果有逝者,這種方式請願或者還願都是最好的。”

高教授聽了,這到淡然。曬佛節,高教授當然知曉,如若真要請願還願,他們不久還會去大昭寺,在那裏也是可以的。何必這冷的天,叫犰犰去受這個罪?所以高教授隻是微笑,沒有搭話兒。

可,高教授是沒想到,犰犰聽進去了。

最主要,她被向導最後一句話打動了,家裏如果有逝者——媽媽 的骨灰不是就在身邊嗎?

無論如何,我虔誠坐一天,和媽媽在一起,——就算不講這些宗教意義,跟媽媽在世上海拔最高的曬佛台裏共度一天,何其不是她的一個心願?——

高教授還是有點警覺性滴,他也自然聽到了向導最後一句,就怕犰犰多想。所以,他特意傾身過來看了看犰犰,“犰犰?”——犰犰這個時候閉著眼,看上去像睡著了,呼吸平穩。

高教授放心了,繼續跟向導和同事們小聲說著話兒。

咳,哪裏可想,有這麼一天,望著皚皚白雪,女兒在那頂上籠洞差點生離死別——絨布寺成就了高廻另一個再不願憶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