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皇帝朱見深,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死後諡號憲宗皇帝。
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和貴妃周氏的兒子,因為明英宗的皇後錢氏無子,那麼非嫡長子的朱見深就自然而然的被立為了太子。
下麵是明憲宗朱見深的一些資料,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這位皇帝。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487年9月9日),或作成化帝,為明英宗的長子明仁宗玄孫,明明憲宗•;朱見深朝第八代皇帝。初名朱見浚。土木之變,英宗被瓦剌擄去。景泰三年(1452年)明代宗即位後,被廢為沂王,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複辟,又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朱見深。
憲宗於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初年為於謙平冤昭雪,恢複景帝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為一代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明朝皇帝多擅畫像,朱見深擅長畫神像,曾為張三豐畫像,神采生動,超然塵表。但是憲宗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7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民不聊生。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由他的三子明孝宗繼位。
朱見深即位之後起初他是想一番作為的,他希望做一個類似於先祖朱元璋或者明成祖朱棣那樣的好皇帝,能夠讓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重新回到洪武或者永樂年間的那種輝煌,雖然躊躇滿誌,奈何力不從心。
朱見深雖然沒有成為洪武或者永樂那樣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在成化初年他還是勤於政事,把大明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條,大明王朝在經曆了土木堡之變之後就已經在成衰敗的方向滑落,但是成化初年朱見深還是把國家治理的欣欣向榮,各個藩屬國也紛紛來朝拜,如朝鮮,日本,西藏等。
朱見深在成化初年還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這也被載入史冊,也許後人不會記得朱見深為國家做過什麼,但是這件事情後人會記住的,那就是替冤死的名臣於謙平反。
於謙是大明王朝的一位名臣,土木堡之變之後他輔佐代宗朱祁鈺登基,促使國家安定,然後他又領導了北京保衛戰,促使京城沒有淪落到瓦剌人也先的手裏。
於謙在明宣宗的時候已經開始入朝為官了,他受到了明宣宗的賞識,於謙為人親和,為官清廉,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
明宣宗去世他的兒子朱祁鎮即位,也就是明英宗,明英宗重新太監王震,王震在朝中為所欲為,於謙也受到了排擠和陷害,因為王震的慫恿,明英宗才禦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讓瓦拉人給俘虜了。
明英宗被瓦拉人放回之後,後來發動了政變,促使代宗皇帝退位,英宗複辟,明英宗重新坐回皇帝寶座之後他就報複那些擁戴代宗皇帝人,於謙自然是其中之一,所以那些和於謙有過街的,明英宗就統統重用,最終給於謙製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於謙被問斬了,於謙之死也如嶽飛那樣,成了千古奇冤,老百姓都為於謙這樣的忠臣而傷心落淚,痛恨那些迫害於謙的人。
朱見深上台之後就馬上為於謙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