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二更。
俺覺著自己很努力,可是為什麼收藏一點兒都不懂呢?為什麼呢?你們能告訴我嗎?
+++++++++++++++++++
西北大地,難得有一次好天氣。
太陽,破曉時分就跳出了地平線,給這西北大地帶來了久違的溫暖。
不過,漢軍可沒有心情向太陽取暖。
臨近午時時,漢軍營門外,出現近萬羌兵,黑壓壓的一片,向大營殺來。
羌兵,又要進攻了。
漢軍,嚴陣以待。
“弓弩手,準備!”一個八字胡的軍司馬正在指揮著大營中的弓箭手進入陣地。
轉眼間,羌兵距離大營二百步。
“蹶張弩,放!”
一支支箭矢,衝向羌兵。
看到漢軍放箭,早已經適應了漢軍進攻方式的羌兵立即舉起木盾;於此同時,整體也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一輪輪箭矢放出,飛向目標。
羌兵雖然已經適應了漢軍的進攻方式,也做了防護。但是,盾牌的缺乏還是讓遭受箭雨洗禮的羌兵後麵的士兵傷亡嚴重。
蹶張弩放了五輪箭後,羌兵到了五十步開外。
“蹶張弩,後退。弓箭手,準備!”
隨著一聲令下,蹶張弩手紛紛退下,弓箭手進入陣地。
“放!”
羌兵進入距離營門五十步內後,弓箭手開始發威。
此時,羌兵的木盾大多數已經破碎,不堪大用。所以,弓箭手距離目標的距離又非常近,命中率一下子提高了許多。前排的羌兵紛紛被漢軍弓箭手射中,倒在了地上。
羌兵的攻勢,為之一滯。
“衝!衝過去!衝過去,漢軍就是羔羊!”羌兵人群中,羌族軍官們用羌語為自己的麾下打氣鼓勁,指揮著他們繼續向軍營衝鋒。
“長槍手,準備!”
“校刀手,準備!”
漢軍大營中,軍官們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漢兵準備應戰。
弓箭手射出三輪箭後,羌兵已經近在眼前。
“弓箭手,退後!”
“長槍手,上前!”
弓箭手從兩旁撤出,一排排長槍手上前,緊握長槍。
“長槍手,刺!”
隨著一道命令。
第一排的長槍手隔著柵欄刺向羌兵,緊挨著柵欄要翻柵欄的羌兵被長槍刺中,倒斃在柵欄外麵。
第一排長槍手刺出後,隔了兩息的時間,第二排長槍手刺出。
第二排長槍手刺出後,又隔了兩息時間,第三排長槍手刺出。
此時,第一排長槍手已經收回長槍。
第三排長槍手收回的時候,第一排長槍手第二次刺出。
就這樣,三排長槍手連綿不絕,隔著柵欄刺向羌兵……
前麵羌兵的身死,不僅沒有嚇退後麵的同伴,反而刺激了他們的血性和鬥誌,不要命的向漢軍大營湧去。
一刻鍾後,大營柵欄搖晃的越來越厲害,眼看就阻擋不住羌兵,倒塌在即。
“長槍手,依次後退。”
自第三排長槍手起,一排排慢慢後退,依次推到盾牌手後麵。
“校刀手,上前。隱匿於盾牌手身後。”
校刀手貓著腰,躲在盾牌手身後。
如此,漢軍大營中,在距離柵欄後麵一丈之外,漢軍組成了一道防線。盾牌手在最前麵,用盾牌阻擋羌兵的進攻。盾牌手身後,是兩排校刀手;而在校刀手身後,則是三排長槍手。
羌兵靠近盾牌防線的時候,長槍手會通過盾牌與盾牌之間的縫隙刺出去,將羌兵刺殺在地。至於漏網之魚,則有兩排校刀手掃尾。
這樣一來,基本上可以保證攻到防線跟前的羌兵死在漢軍防禦之下。
漢軍的防線剛剛就緒,大營柵欄再也承受不住壓力,轟然倒塌。
羌兵猶如衝決了大壩的大浪,殺入漢軍大營,隨即就撞上漢軍的盾牌防線,進攻勢頭再次被遏製住。
漢軍防線身後二十步外,所有的蹶張弩手、弓箭手在難得的片刻休息之後,再次嚴陣以待,再次將目標對準了羌兵。
“放!”
這一次,所有的弓弩手不再奢求命中率,密密麻麻的羌兵已經不需要準確率,隻要射出去,基本上都能命中目標,所以讓他們隻求在最短的時間裏射出盡可能多的箭矢。
近處,漢軍的防線幾乎牢不可破,一個個同伴倒下都沒有突破防線;即便是偶爾突破,漢軍也會很快堵上。
遠處,漢軍的弓弩手射出的箭矢如同狂風暴雨一般落在頭頂上,一個個羌兵還沒有和漢軍戰鬥,就倒在了箭矢之下。
短兵相接,短時間內不是漢軍對手;遠程打擊中,叛軍自己更是隻有挨打的份兒。所以,盡管叛軍悍不畏死,但是這麼大的傷亡也讓他們一時間產生了畏懼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