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二郎也以為,董卓必反?”放下酒杯,孫堅看著劉靖,沉吟道。
劉靖點點頭,十分肯定道:“不錯。而且,我所料不差,五年之內,必反!”
“何以見得?”孫堅問到。
“天子的身體可不算好。”劉靖附在孫堅耳邊,小聲道。
孫堅愣了愣,隨即重重歎了一口氣。
“天子駕崩,皇子年幼,外戚宦官之爭,定然會再次上演。到時候,必然會有人借助於外力。到時候……”
兩個人在渭水閣談論許久方才散去。
隨即,劉靖返回武功,繼續堅守。
九月時,在朝廷大軍雲集的情況下,在韓遂的建議下,北宮伯玉主動放棄美陽城,將美陽讓與漢軍,全軍退往郿縣。
眼看叛軍大軍雲集郿縣,劉靖心中緊張了好一陣子,下令全軍不分晝夜值守。過了五六日,確定敵軍並沒有進攻武功的想法後,這才心口的石頭落了地。
十月,張溫在美陽集結大軍達十萬餘眾,而北宮伯玉、邊章和韓遂集結五萬餘眾,不退反進,抵達美陽城下。
張溫、董卓等指揮漢軍在美陽城外與韓遂邊章大軍大戰,結果不僅沒有擊退叛軍,反而連敗三陣,折了不少兵馬。
之後,張溫、董卓等人閉門不出,與叛軍隔著城牆對峙。
一眨眼,已經到了十一月,西北大地,早已經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溫度低到了極致。就算是穿著厚厚的錦衣,劉靖也感覺酷寒難耐。這讓他分外懷念後世的棉衣和保暖內衣。很可惜,在東漢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棉衣,就算是棉花這種植物,劉靖都沒有看到過。
事實上,棉花是在宋末元初傳入內地的。事實上,早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了棉,但是隻在邊疆才有。而“棉”這個字,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梁代沈約所著《宋書》,表明在中國邊疆最遲在南北朝就有了棉花。
“也不知道,現在的西域有沒有棉花。”想著棉花傳入中國的曆史,望著武功城外白茫茫的大地,查驗防衛的劉靖在嘴裏嘀咕著。“若是有了,以後定然引進來,大規模的推廣。這樣,以後冬天就不會這麼酷寒難耐了。”
“將軍,你在說什麼呢?”有耳尖的衛兵大著膽子,詢問起來。
“話多。不該問的不問,不知道嗎?”劉靖冷哼一聲,訓斥了這個多嘴的衛兵一句。話說完,頭也不抬離開了城牆。
夜裏,躲在屋裏烤火的劉靖感覺躲在屋裏有些氣悶,就讓人打開了窗戶。
剛剛開窗,外麵一陣寒風就灌進了屋子,讓劉靖脖子不由一縮。通了一會兒風,他起身道了窗戶邊,正要關窗,一抬頭,天空中的異象卻讓他沒了動作,隻是抬頭看著天空。
天上,一道火光耀眼的東西正在急速向北麵下墜。
是流星。
劉靖一眼就認了出來。
過了不到十秒鍾的時間,流星就消逝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