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傅燮和劉靖有些淵源,乃是因為他少時授業於劉靖的祖父、太尉劉寬。劉靖幼時還和傅燮曾經見過幾次麵。這次劉靖從軍,劉寬又寫信與傅燮,托他在必要時照顧一二,因此也見和他了幾次麵。
對於傅燮的帷帳,劉靖倒也熟悉。
傅燮乃是護軍司馬,是左中郎將皇甫嵩的重要助手,因此他的帷帳就在主帳的附近。倒也不難找。
翌日。
傅燮正在處理軍務,親兵突然來報,說是劉靖求見司馬。他一聽是劉靖,隨即放下手中事務,讓親兵帶人進來。
“劉靖見過司馬!”見到傅燮,行禮道。
“二郎,你是老師的孫子,就是我的侄子。私下裏,稱呼我叔父就可以了,就不要把軍中的這些規矩帶進來。”傅燮擺擺手,示意他坐在一旁,口中道。
“諾!”劉靖重重點頭,答應了下來。
“二郎,你今日前來找我,可是有什麼事情嗎?”傅燮問到。
其實,對於劉靖,他心中並不喜歡。不過,他的這個不喜歡可不是厭惡之意,而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他的老師劉寬乃是海內聞名的“長者“,性格溫和,待人寬厚,從來不曾對人發過脾氣。不過,卻不是怯懦膽小。
劉靖雖然在學業上算得上是天資聰慧,通常一點就通;然而性格卻是自小唯唯諾諾,膽小怯懦。別人稍微臉色一變,就被嚇得不輕。因此,傅燮認為他成不了大事,一生碌碌無為,難以繼承老師衣缽。
所以,傅燮對於劉靖,頗不喜歡。
“叔父,我這次來,是想讓叔父帶我去見中郎將皇甫將軍。”劉靖道。
傅燮聞言,先是吃了一驚,隨即反應過來以為劉靖在說玩笑話,抬起頭來,把剛剛握在手中的竹簡再次放下,看著劉靖道:“二郎,莫要說笑。你這次來,到底是為何事?”
“叔父,我這次來,是為了黃巾圍城之事。我有一個計策,不僅可以解除我軍困守的境地,還能大破賊軍。”劉靖拍著胸脯衝傅燮道,頗有些成竹在胸的意味。“但是我職務卑微,見不到皇甫將軍。所以,我才想請叔父幫忙,帶我去見皇甫將軍。”
“此事當真?”傅燮依舊有些不太相信。
“叔父麵前,小侄怎麼敢說假話。”劉靖瞪著眼睛看向傅燮,大聲說到。
傅燮見劉靖眼睛精光閃閃,就相信劉靖不是作偽,隨即饒有興趣地問到:“什麼計策?說說吧。”
傅燮雖然對於劉靖不太喜歡,但劉靖畢竟是老師的孫子,自己的子侄,該幫助的還是要幫助。所以,他也時時關注劉靖的動向,時時照顧,並囑咐親兵在劉靖來的時候通稟一聲就是了。上次“火馬陣”阻擋黃巾賊軍之事,他也聽人提及,不過也隻是少少關注了一下。如今眾人麵前一向唯唯諾諾,說個話連大氣都不敢喘的劉靖突然間站到他麵前,並且信誓旦旦地告訴他自己有計策可以扭轉敗局,又怎麼會不讓他吃驚並且來了興趣。
“這個計策,隻有見到皇甫將軍,小侄才能說出來。”劉靖想要賣個關子,遂道。
“好小子,竟然要和我玩心眼。”傅燮一見劉靖如此,心中興趣更是大增,腦子一轉,臉色一沉,沉聲道:“二郎,你可知道,欺騙上官下場會怎麼樣嗎?”
“啊——”劉靖吃了一驚,自己隻是想要獻策罷了,怎麼還成了欺騙上官了,心中著急了起來:“叔父,小侄可沒有欺騙上官!”
“沒有嗎?”傅燮臉色更加陰沉,心裏卻想發笑,沒想到這小子這麼好騙。
“真的沒有。”劉靖心中越發著急起來。他知道,軍隊是一個紀律森嚴的地方,稍有犯錯就要受罰。尤其是古代軍隊有一個什麼“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什麼“悖軍”、“慢軍”,都要斬首,他可不想自己還沒獻策就被一刀哢嚓了。
“沒有欺騙上官?那為何剛才問你話時吞吞吐吐,不肯吐露真言?還說什麼有計策可讓我朝廷大軍反敗為勝,如此遮遮掩掩,分明就是沒有計策,欺騙上官。”傅燮怒聲斥到。
“小侄真的有計策,沒有欺騙上官。”劉靖頭上冷汗直冒,連連擺手,為自己辯護。
“那你的計策是什麼?”傅燮又問到。
“火攻!”
劉靖脫口而出。但是,當他眼角瞥到傅燮嘴角的笑容的時候,明白自己被騙了,心中隻有一句話:“次奧!”
+++++++++++++++++++++++++++++
第五更,及需求,你們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