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鬱金香
浙江省常山縣第一中學何婷婷
爸爸曾是一名軍人,在我看來,他對我就像對待當初在軍旅中那一成不變的軍裝一樣,熟視無睹。我與爸的這種父女之情就似風平浪靜的湖麵激不起半絲漣漪。
他在乎我嗎?不得而知。可我在乎他呀!對了,過幾天是爸爸的生日,我猛然覺得應該送爸爸一件禮物。這個心血來潮不由得讓我欣喜一陣:我堅信它會拉近我和爸爸之間的感情距離。
周六放學,我來到一家花店,滿屋濃豔的花中,我一眼就選中了角落裏那束默默開放的鬱金香。我挑了幾株包好後抱著花興衝衝地跑回家。
爸爸正在客廳看報紙,我用最甜的笑容看著爸爸,對他說:“生日快樂!”把花捧到他跟前。看來報紙的吸引力遠遠大於我,他隻不過微微側了側身子,竟然問:“多少錢?”
我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我知道他並不在乎我所給出的阿拉伯數字,訓話才是真正的內容。我執拗地把頭扭了過去,冷冷地說了句:“我不想用這個開始今天的談話!‘我不顧一切地宣泄了自己的委屈和不滿——把花恨恨地摔在了地上。
我開始後悔自己作了一個多傻的決定,無論我怎麼做他可能都不會領情,因為我們之間無法溝通。一種從未有過的傷感油然而生。當晚,我執意返回了學校。我確實是氣昏了頭,到了學校才發現生活費還沒有帶。隻能在第二天下午硬著頭皮再次踏進了家門。咦,一縷熟悉的清香!隨著香味我來到了陽台。呀!居然是那幾枝被我摔在地上的鬱金香。
你真是的,昨天居然發那麼大的火。你走後,你爸捧著鬱金香舍不得放手。本來花枝都斷了,花瓣也散了一些,可他非說能活,就搬到陽台去擺弄,其實你爸他……
我猛地一愣。父親原來是在乎我的!
我看了看盤裏的鬱金香——花瓣脫落了,枝也彎了,大概真的活不成了。但爸爸還是細心地把他們保護了下來。鬱金香受傷了,我受傷了,爸爸也受傷了。
此時,我才真正明白,父愛確實是深沉的,父親的確是含蓄的。或許當我悄悄看見爸爸撿起鬱金香的瞬間,我會真正明白爸爸是永遠愛我的。他那一個細微的動作——將感動我一生!
(指導老師:陳淑貞)
評語:真該感謝這幾枝受傷的鬱金香,它讓作者真正體會到了深沉如海的父愛。當天下所有含蓄的父親都能得到子女的理解時,這個世界將會充滿感動。
愛的積澱
海河中學李向彤
母親的積澱從女兒的誕生開始。從幼時的蹣跚學步到拿著鮮紅的蘋果遞給滿臉笑意的母親,從牙牙學語到重複著已被母親講述了多遍的童話,這都是母親在用愛促使女兒成材的過程,在這其中母親用愛的歡笑、眼淚,積澱了日後的基底。
女兒上學了,母親用雙手為女兒糾正錯字,解決在女兒看來攻不破的拚音,這些在女兒看來微不足道的事重複了一次又一次。記得十歲那年,為了讓女兒記住總是無法背對的單詞,在凜冽的寒風中,母親一遍遍地重複,腳下拚命地蹬車,累得滿頭大汗,女兒終於記住了。這或許是女兒對這份積澱的惟一回報,即便是無意識的,可在母親看來,這已經夠了。
現在女兒將近十八歲了,這份積澱也持續了十八個春秋,然而它還在繼續。每晚陪著女兒到深夜,即使已不能像幼時一樣陪伴學習,隻是默默地在房間裏,不作聲,直到看到女兒將燈光熄滅,她才會去享受睡眠,可誰知在夢中,她會不會夢到女兒,希望在夢中她可以不再操勞,暫停這份積澱,哪怕隻是一刻。
女兒還在繼續長大,而這份愛的積澱永不會停止,女兒能為母親做些什麼,讓這份積澱來得輕鬆一些,使施予者不會太操勞,女兒真的不知如何去做,但女兒明白,用心接受,不要讓其中的一點灑落而消失是自己惟一能做的。
母親的積澱隻有極大值而且越來越大,這份積澱還在繼續,不知要到何時,女兒問過母親,母親說:“那是永……”
評語:母愛的海洋浩瀚無邊,裝載得下永遠的積澱。母愛的偉大就在於此吧。做兒女的,惟有用心接受。
早晨的儀式
瑪麗莎·尼科爾·萊夫蘭德
我們再試一次,寶貝。把大的這部分壓在小的這部分上。把大的部分繞到後麵——不,不是前麵,好。然後再繞到前麵,在開口處停下,再把長的一部分從套環處拉出來。我來打這個活結,瑪麗莎。那是爸爸的活兒。”
上學的日子裏,我通常比姐姐先起床。看著爸爸去上班並盡可能多地跟他在一起是很重要的。我們總是走下樓,津津有味地嚼葡萄幹糖,我不喜歡它,但因為爸爸喜歡,所以我才吃。喝完最後一口橘子汁以後,我們伸伸懶腰,從喉嚨後麵發出一種“啊——”的聲音。隻要我們這樣,媽媽就瞪爸爸一眼。他隻是笑一笑。我們比賽衝上樓梯,到他們的房間裏上10分鍾的係領帶課。
到今天我也不明白為什麼爸爸對我這麼耐心。我好幾次都勒緊了他,但他總是很耐心地教我怎麼做。打領帶並不是必須會的事情,但可以使我能夠做他做的事情,並跟他做得一樣好。爸爸了解這一點。我們對生活中的每件事情總能保持默契,即使今天也一樣。
爸爸豎起他的衣領,告訴我準備上課了。我記得爬上那張似乎過於寬大的床,跌跌撞撞走到他跟前,幾乎跟他一樣高了,我感覺很得意。媽媽從過道饒有興味地看著我們,我小心地抓著領帶的兩頭跟著爸爸學。當我的傑作變得一團糟的時候,我知道爸爸不會生氣。最終,在他的幫助下,領結打得非常成功。
回想起來,我知道打領帶本身並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可以使女兒和父親更親近的東西。
評語:在我的意識裏,“爸爸”是很粗心的。看著這對父女每天早晨重複著這簡單的儀式,溫馨而浪漫,心中湧起絲絲感動。或許,該到記憶中去撿拾一下那“使女兒和父親更接近的東西”?
寫在紙條上的愛
趙紅明
拿著全班倒數第二這麼“優秀”成績的王小波,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大道上。馬路上人群熙熙攘攘,有的做生意,有的兩口子吃過了晚飯出來散步,看樣子都挺高興。可是小波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能怪誰呢?誰讓你考得這麼差。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就讓父母打一頓完事嗎!小意思!已經習慣了!
小波的手捏得緊緊的,一張好好的成績單被他揉成了紙團。他慢慢地走上樓梯。千斤一樣重的步子無法向前。打開門一看,家裏空空的,父母都不在。茶幾上有一個禮盒,禮盒上還留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贈親愛的孝順兒子,祝兒子生日快樂!用自己的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署名——永遠愛你的媽媽。小波突然想到今天是3月16日,自己的生日,媽媽竟然還記得。媽媽為何會一反常態?因為自從上學之後,媽媽就沒有給小波買過生日禮物,這是怎麼了?這裏麵難道有什麼陰謀嗎?小波怎麼也想不明白,最後他決定把禮盒收下,不過還是準備了一條“妙計”以備後患。為了防備媽媽“先禮後兵”,小波決定把揉搓成一團的成績單打印一份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