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保護劉友入城而死去的衛兵們......
那護衛劉友來京的趙國中尉孫贏......
還有幾具屍體,則是聽從了呂祿的命令,將劉友困入館驛,仍他在屋裏怎麼叫喊也不給他送飲食的吏員們,沒錯,事成之後,他們便也被呂祿滅了口......
所有的屍體都掩埋過了,兩名羽林走回來,站在雨地中,看著地上草席中的最後一具屍體,是的,裏麵裹著的正是劉友的屍身。
兩名羽林一起跪在泥濘的土地上,對著劉友的屍體深深一拜......
大雨之下,兩名羽林將兩根麻繩與草席相連住,他們二人一人背起一根麻繩,在暴雨之下,在泥濘的山路上,拖著劉友的屍體向亂墳崗的最裏麵走去。草席沒有紮緊,劉友的腦袋都已經露了出來,他的臉上已毫無一絲的血色,頭發蓬亂著,臉上沾滿了雨水和汙泥。兩名羽林就這樣拖拽著他,漸漸消失在雨霧之中......
公元前181年,趙王劉友被囚禁於長安館驛之中,在斷水斷糧的絕境之下被活活餓死。呂雉為盡快壓下此事,暗令呂祿等人將劉友的屍體草草掩埋在了長安城外的亂墳崗中。
這位劉邦的第六個兒子,漢初的趙王,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年輕而短暫的生命,享年僅僅隻有二十歲。
次日清晨,未央宮早朝。
官員們很早便已在朝堂外聚集,他們驚奇的發現今日的朝會,幾位朝廷大員竟然都沒有到,右相陳平,衛尉呂祿,中尉呂產,竟都沒有來。官員們忽然想起五天前趙王入京之後,每日在館驛之中竟是一點消息也沒有傳出過,今日太皇太後病體痊愈,召開早朝,想必就該召趙王入宮問話了。就在官員們紛紛小聲議論之時,內侍走出來高聲報道:“太皇太後到——”
官員們忙停止了議論,紛紛整理衣襟,邁步走入朝堂,內侍又高聲報道:“皇上駕到——”
隻見小皇帝劉弘穿著朝服從裏麵走出來,近來隨著他漸漸長大,他開始懂事,也開始知道了自己的地位和麵前這個老太婆的地位,他在朝會上願意當一個不發一言的啞巴。
待眾臣朝賀已畢,呂雉一下失聲哭了起來,眾臣皆是大驚,左相審食其忙出班拱手說道:“太皇太後為何哭泣?”
“友兒啊......”呂雉用衣袖捂著自己的口鼻抽泣著說道:“老身不是哭別人,是在哭我苦命的友兒啊。”
高祖的子嗣中除了已經故去的劉盈以外,呂雉恨不得將他們都除之而後快,怎麼會哭趙王呢?群臣心中忽然感到一絲不安,是在哭苦命的友兒?莫非,趙王已經遇害?
就在群臣驚愕之時,呂雉抽泣著接著說道:“你等有所不知,前些日老身臥病在塌,不能理政,昨日友兒呆在驛館中左右無事,便帶著從人到郊野去散心,卻不想......”呂雉放聲大哭了起來:“卻不想終喪於野獸之手啊!”
趙王被野獸咬死了?群臣大是驚愕,五天前他們還齊到城外迎接趙王,這才過了多久,怎麼就被野獸咬死了?他們忙看向呂雉,分明注意到呂雉隻是幹哭,卻沒流出一滴眼淚來,大家都知此事絕非那麼簡單,被野獸咬死,天下豈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大家忽然明白了過來,忙立刻閉上了嘴,今日陳平不在,朝局的水太深太深,他們隻有閉上嘴巴,才能避免引火上身啊。
審食其長歎了一口氣說道:“人之生死皆由天定,太皇太後還是保重身體,請節哀啊。”說罷,忙跪了下來。
右相稱病不在,群臣便忙跟著審食其跪下來齊聲說道:“請太皇太後節哀。”
一片節哀聲中,卻沒有一人敢開口詢問趙王死亡的詳細過程,也沒有一個人敢問趙王的屍身現在何處,更沒有人敢質疑呂雉方才所說的話。
都已經這麼明白了,群臣也並不是傻子,如果還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的話,還多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