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食其笑道:“陸賈生性喜好交友,故而常常到外麵去做客,他的那些兒子們更是巴不得陸賈來他們的家中多住幾天呢。”
呂雉大笑起來。此時,內侍走進來稟道:“相國曹參請見太後。”呂雉收住笑容,向內侍一擺手道:“快請進來。”內侍答應一聲,低頭轉身退了出去。
隻過了片刻,內侍引領著曹參走進殿中來。曹參進殿向呂雉一拜說道:“啟稟太後,去年冬天太後下令廢除前秦的挾書律,允許天下百姓藏書,讀書,獻書。今年開春以來,已全麵開始實行,太後此項政令,贏得天下士子一片稱讚。”
呂雉滿意的點了點頭。曹參繼續說道:“七日之後便是春耕大典,到時需陛下親自執犁耕作。”曹參沉下頭低聲說道:“不知陛下身體能否親自主持春耕大典?”
聽到曹參詢問劉盈的病情,呂雉歎了口氣道:“自去歲至今,盈兒一直被噩夢困擾,他才剛剛十七歲啊,日夜飲酒,隻為了能睡一個好覺,現在他身體日漸消瘦,頭發都白了小一半了......”說著,呂雉看向曹參道:“相國,到時盈兒自會到場,執犁耕作就走一個過場算了。”
曹參拱手應道:“諾。”
七日之後,長安郊外,春耕大典。
才剛剛十七歲的劉盈麵色晦暗,形容憔悴,天氣早已回暖,但他仍披著一件裘衣在春風中瑟瑟發抖。左右兩邊兩名內侍兩側攙扶著,生怕皇帝會經受不住而突然昏倒。十七歲的劉盈竟顯得比當年五十多歲的劉邦還要憔悴的多。呂雉每每看到自己好生生的兒子變成了這樣,她的內心頓時彌漫出一種無法言說的複雜滋味。
春耕大典已準備完畢,一名羽林衛士牽著兩頭披紅掛彩的耕牛走至高台之下,關中上交糧食最多的農民被係數請至長安,參加這每年一度的春耕大典。長安城裏城外的百姓都紛紛圍攏在皇田兩側,爭先恐後要觀看著盛大的大典。
在普通農民的眼中,每年也隻有這個時候才能親眼看到當今的皇帝。但今年出現在他們眼前的這個皇帝卻失他們大為震驚,皇帝年紀輕輕如何就突然變成了這個樣子?去年的時候皇帝還頗覺少年英姿,怎麼才剛剛一年就變的憔悴成如此?
劉盈站在高台之上,緊裹著身上的裘衣,向一旁的內侍說道:“宣詔吧。”
內侍向前一步展開詔書讀道:“聖上詔曰:農乃國之本也,自高皇帝以來,國家大獎農業,鼓勵生產。穀雨者,萬物複蘇,耕種之日也。現頒旨,自今日起,每郡每縣,糧食產量最豐之戶,免除徭役五年!”
此詔一出,百姓們齊聲歡呼,內侍接著高聲讀道:“自今年起,廢前秦所立稅收製度,改行十五稅一之製。”
此言一出,全場更是達到沸騰,眾人齊聲高喊:“聖上萬歲,大漢萬年!”
所謂十五稅一,便是將糧食的總產量分為十五分,隻需向國家交納其中的一份。如此輕的稅負,百姓如何能不歡呼雀躍?
頒旨已畢,羽林衛士手牽耕牛站在台下高聲喊道:“春耕大典起——!聖上親自掌犁,播種嘍——!”
羽林衛士扶著劉盈一步步走下高台,他用顫抖著的雙手扶住木犁,曹參快步走上來看到劉盈裹著厚厚的裘衣卻仍在冷風中瑟瑟發抖不由緊鎖眉頭小聲說道:“陛下,還是讓老臣代陛下親耕吧。”
劉盈全身哆嗦著,氣若遊絲一般的說:“不行,農乃國之本也,朕必須要......要親自耕種。煩勞相國,在前麵趕牛。”
看到劉盈如此病容,曹參頗為放心不下,但聖命難違,曹參隻好拱手稱是之後走到耕牛前牽起耕牛向田中走去。
劉盈強撐病體,扶著木犁,跟隨著曹參一步步向田那頭了犁去。劉盈覺得冷意越來越重,但是額頭上的汗水卻越來越多。
待犁車行至田中間時,劉盈再也撐不住了,他眼前一黑,仰頭倒在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