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周昌哭了,劉如意也不由的哭著說道:“可我母親怎麼辦啊,她會不會遭遇不測啊。”
周昌忙一邊給劉如意擦著眼淚,一邊說道:“大王莫慌,老臣先去長安看看情況,順便看看能不能把你母親接過來。”
劉如意看著周昌說道:“相國,你就不怕有危險麼?”
“老臣不會有事。”周昌蹲下身子,拍了拍劉如意的額頭說道:“危險的是大王你啊,大王你一定要記住,老臣走了以後,不管是皇帝給不給你再發詔書,你都不要到長安來,聽到了麼?”
“我覺得還是應該我去。”劉如意忙說道:“新君和我是親兄弟啊,皇子之中隻有我和二哥玩的最好,我二哥如今當了皇帝,難道就不顧及兄弟之情了麼?”
“新君是個仁義之人,他當然不會殺你。”周昌望著劉如意清澈單純的雙眼說道:“要殺你的人,是太後。太後的手腕何其強硬,如果她想殺你,新君可救不了你啊。”說著,周昌站起身,低頭看著劉如意接著說道:“明日老臣就趕往長安,大王你一定要記住,我走了之後,無論是誰讓你來長安,你都不要來。大王你可一定要記住啊。”
長安,長樂宮,椒房殿。
椒房殿內,內侍引領著一班年輕的宮女在呂雉麵前站成了一排,呂雉站起身在這排宮女麵前來回踱步,細細的打量著每一個。這一次假扮公主,遠嫁匈奴的宮室之女就要從這排宮女中選出。站在呂雉麵前的這一排宮女,每一個人都頗有姿色,呂雉一邊細細挑選著一邊默默歎道:“都是多好的女子啊,我漢人家的孩子,如今卻要被迫嫁到匈奴,國家窮弱,隻能靠你們來維持國家的安定了。”
來回挑了好多遍,呂雉最終在一名宮女前站住了腳。呂雉抬頭緩緩打量著眼前這個女子,這個女子雖是一個侍女,卻有一身貴族的氣質,如今站在自己麵前,竟然不顯一絲的緊張,呂雉不由心中一動,開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女子抬起頭雙眼望著呂雉,神情平和,嗓音清晰地回答道:“竇漪房。”
“哪裏人?”
“燕國清河郡人。”
“清河郡......”呂雉仰起頭想了一會說道:“你的家鄉倒是離草原挺近的。”
隻見竇漪房神情平和地繼續說道:“我的父親當年為逃避秦末戰亂,帶著我們全家遷到了觀津。”
呂雉緩緩點了點頭問道:“那你是什麼時候進的宮?”
竇漪房答道:“十歲那年,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我應召入宮。”
“今年多大了?”
“十一歲。”
“十一歲......”呂雉望著竇漪房說道:“你還是個孩子啊,怎麼?你願意嫁入匈奴?”
竇漪房笑了笑,開口說道:“太後,沒有人會願意嫁到匈奴。當年第一個遠嫁匈奴的黑棗是我在宮中聽到的最振奮人心的故事,她不是曾就說過邦國危難,她隻知道如果不嫁入匈奴,匈奴就會再次南下,就會危及到家鄉的父老鄉親。黑棗她是關中人,而我是燕地人,我的家鄉離匈奴更近。因此,為家鄉父老而嫁入匈奴,我會像當年的黑棗那樣,無怨無悔。”
“好,好。”呂雉滿意的點了點頭,望著竇漪房的臉龐,呂雉不由地歎道:“多好的女子,嫁給匈奴人,太可惜了。來人啊。”
內侍忙走上來,呂雉指著竇漪房說道:“這個女子,不許讓她嫁入匈奴,也不許再把她當成侍女來看待,從今往後就把她當作哀家的親侄女來對待。”
竇漪房聞聽此言,忙跪下說道:“太後,不敢,不敢如此。”
“你快起來。”呂雉上前扶起竇漪房說道:“哀家難得看得上別人。你這麼好的女子,哀家怎舍得把你送到草原去啊?你以後就留在這椒房殿內,跟在我身邊。”呂雉在竇漪房耳邊小聲笑著說道:“等你再大一點,哀家給你找一個王侯,讓你嫁出去。”
竇漪房忙跪下說道:“謝太後。”
“好啦。”呂雉轉頭對內侍說道:“讓她們都先下去吧,過兩天再挑一個遠嫁匈奴吧。”
忽然,隻見一個內侍匆匆走進來說道:“太後,趙國國相周昌已經到達長樂宮。太後是否要接見?”
“哼......”呂雉冷冷一笑:“他終究還是來了。”說著,她一指內侍道:“去,讓周昌先到宣室去等著,哀家這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