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初中化學學習方法(一)(1 / 1)

初中化學學科有什麼特點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學科。初中化學課是同學們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學習內容是公民進入現代社會從事生產、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學基礎內容。初中化學具有相對完整性和係統性,有自身的特點。

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化學課本安排了演示實驗85個、學生必做實驗10個、選做實驗9個,還安排了16個家庭實驗。有人統計過著名的諾貝爾化學獎獲獎情況,發現獲獎項目中實驗占了四分之三,可以說沒有實驗就沒有化學。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動手能力、科學態度和方法,所以學習化學一定要注重實驗。

2.化學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化學用語。在初中化學課本中大家接觸到的元素符號(30多種)、化學式(約120多個)、化學方程式(約100多個),都屬化學用語。它們簡明扼要、準確深刻地反映著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從而成為學習化學、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在國際通用。化學用語學不好,就會看不懂化學書,聽不懂化學課,也就學不好化學,因而必須自始至終都要重視化學用語的學習。既要熟練記憶符號,又要理解所表示的含義並正確運用。要結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

3.在物中,關於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製取等方麵的概念是化學特有的。化學基本概念滲透在化學知識的各個方麵。化學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都以化學基本概念為中心展開的;化學計算也不同李數學計算,它是根據化概念進行的計算;化學實驗往往為導出化學概念服務的。初中化學入門的基本概念近90個。在第二章初中化學全部基本概念的三分之一,其他概念由淺入深穿插編排,逐步深化。學好化學基本概念是學習化學的關鍵。

4.突出公民教育內容,理論聯係實際、實用性強。新編九年義務教育三年製初級中學化學課本的基本結構和體係,是從同學們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空氣,水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及聯係社會生活和生產實際的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應用。這樣使教材理論內容與描述記實部分很好地結合起來,有利於培養同學們運用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解決生活、生產中一些化學問題的能力。新教材分散了學習難點,減輕了學習困難,擺脫了以理論為“主線”的框框,向化學教育為大眾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5.注重結合化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對同學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現為對同學們進行國情教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教育,關心自然及關心社會的情感教學以及培養科學態度和方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