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二十八計反客為主,原意是指主人不會待客,反受客人招待。此計引入市場競爭,意即主客位置轉化,變被動為主動。一個新興企業或新產品進入市場,或者產品打入新的市場,消費者不認識、不了解,無人間津或銷路不佳。對於這個企業來說,在市場上處於客的地位,要依賴消費者,而一旦產品暢銷,消費者對你的產品已形成消費習慣,非你的產品不買,那麼,你就成為市場的主人了。反客為主的策略同樣也適用於同行競爭,麵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要甘居客位,通過市場滲透,爭取大部分顧客後,再爭主位。
對於顧客,在用反客為主的計謀時要注意引導。美國某大公司推銷員帕特,兒個月來努力推銷一套可供一座40層辦公大樓使用的空調係統,有一家公司的經理初步同意購買這套空調係統,但最後還要由該公司的董事會來決定。
一天,董事會開會,要帕特介紹空調係統的有關情況。帕特受到了有禮貌的接待,看來幾位董事對購買空調係統興趣不大。他們提出一大堆尖銳而難於回答的問題。帕特一開始還能應付,後來幾乎亂了手腳。忽然,他心生一計,說:“今天很暖和,請允許我脫掉外衣,好嗎?”帕特邊說邊掏出手帕,拭了拭前額,好象條件反射似的,幾位董事也跟著脫了外衣,有的還抱怨說:“這房間真熱。”這一招果然見效。董事會設身處地考慮到自己的舒適,認為這辦公大樓應該購買空調係統。於是不再潔問,請帕特介紹其產品性能,帕特乘機把空調係統的優點大肆宣揚了一通。20分鍾後,帕特同他們拍板成交。
帕特由被董事們潔問的“客位”,變為介紹空調係統優點的“主位”,董事會由潔問,不想購買的“主位”變為請帕特介紹產品的性能、注意傾聽的“客位”,全靠帕特脫上衣這一招。帕特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善於引導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