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會議的精神不得不說是非常的嚴峻的,孫兆華當時就想到這周泉把這信訪工作交給自己的效果達到了,隻是沒想到,現在這效果居然顯現的這麼快。
傳達完了市裏麵的精神之後,縣裏麵緊接著也召開了相關的會議,將這項工作給分管到人了,每個鄉鎮如果出現一個上訪人員,包村幹部被追責,出現三個上訪人員,分管副職被免職,出現五個上訪人員,鎮長書記就地免職,但是即使是這樣,還是沒有起到相應的震懾效果,還是有人跑了。
“是誰跑了?”孫兆華皺著眉頭問道。
易忠青趕忙說道:“就是那個老上訪戶劉淑珍!”
關於劉淑珍,孫兆華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這個劉淑珍就是石橋鄉人,想當年孫兆華在石橋鄉當鄉長的時候就對她印象非常的深刻。
劉淑珍老家其實是外地人,跟著自己的老公嫁到了石橋鄉,現在雖然講究的是土地公有,但是在農村裏麵還是要講究宅基地的,這塊地分給了誰家,誰就有了這塊地的使用權。
而當時的劉淑珍家和鄰居家關係比較好,鄰居家蓋房子的時候,因為關係比較好,劉淑珍家就無償的讓鄰居家占用了自己家15米長,一米寬的一塊地方建房子。
當時兩家關係比較好,但是十年之後,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劉淑珍的丈夫去世,兩家人的關係也漸漸的淡了,變的不好甚至都鬧僵了。
鬧僵了以後,劉淑珍就想著要回自己家的那塊地方,可是鄰居家已經在這個地方蓋上了房子了,這個時候怎麼可能還會同意將地方還回去,而且這都是10年之前的事情了。
就因為這件事請,劉淑珍開始四處上訪,要討回自己的那塊地,村裏麵調節無效,鬧到了鎮上,鎮上調節無效,鬧到了縣裏麵,現在劉淑珍成了每年必去帝都的名人了。
孫兆華當時也勸導過劉淑珍,但是劉淑珍說了,你們這些人就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的沒有男人。
孫兆華也是深知這個人的難纏,其實劉淑珍已經60多歲了,想想也是非常的可憐了,但是這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孫兆華當時當鄉長的時候,就做主將村裏麵劃出一塊更大的土地給了劉淑珍算是補償,可是劉淑珍根本不同意,就要自己的那塊土地。
思緒很快回到了現實世界當中,孫兆華皺了皺眉頭,知道了問題的嚴重,他對易忠青說道:“我知道了,你叫田華去我的辦公室,我馬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