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件事,這家養雞場被周圍的鄰居來鄉政府裏麵來投訴了好多次,但是這種事情,說實話鄉裏麵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隻能調節勸說,其實大部分養殖的,為了防止影響鄉鄰,一般都在村頭,但是這個叫做張震的也是脾氣怪,就在村子中央養殖,也是不太受村子裏麵待見。
“好吧,這就是一件受力不討好的活,我看肯定得挨罵!”孫兆華搖了搖頭,說道。
“嗯,但是沒有辦法,上麵已經下了規定了,咱們還是得按照規定執行。”張博雅笑著說道,她還是第一次看到孫兆華這樣的狀態,以前孫兆華做一件事情,都是活力十足的,她就說道:“怎麼了?是不是累了?”
孫兆華笑著說道:“不是累了,是覺的這個規定有些雞肋,不知道是那個老太爺一拍腦門做的決定,倒是苦了咱們下麵的這群人。”
張博雅笑著說道:“這話你可是不要亂說,這要是傳到別人的耳朵裏,再給你戴上一個帽子,你可就慘了。”
孫兆華笑著說道:“那我還不是在你麵前才說的,在別人麵前,我才不會說話呢。”
張博雅聽到孫兆華說的話,心裏麵有些感動,兩個人的關係有些不清不楚的,但是孫兆華能對她敞開心扉,還是讓她很是感動的,這個時候就說道:“那這件事你看咱們怎麼做?”
孫兆華聽到張博雅問自己,這個時候就說道:“我覺的咱們要不就這麼辦,咱們先把通知下發下去,但是還不用著急動手,這種工作一般越早行動越早出錯,咱們還是等著,看看別的鄉鎮怎麼做咱們再行動。”
這是一個穩妥的決定,有時候一項新的工作下發,往往會返工數次,大家也都有了經驗了,這也是造成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張博雅對於孫兆華的提議沒有什麼意見,於是就將這個通知暫時下發了下去,卻是並沒有做出具體安排。
石橋鄉是這麼想的,別的鄉鎮也都是老油條了,自然也都是這麼想的,他們也都沒有動作,直到後來縣環保局下來人調研,這才釀成了後麵的一個慘劇,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時間過的很快,小長假很快就到來了,這種長假期孫兆華都是要回家的,平常出門在外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隻有這種長假期才能回家一次,孫兆華早早地就買好了票,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聽說孫兆華國慶節不在石橋鄉,而是要回家,王亞男也放棄了回家的打算,而是決定在帝都找一個兼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盡管孫兆華給她支付生活費,但是這個丫頭仍然堅持勤工儉學,非常的懂事。
對於這一點,孫兆華倒是沒有反對,人的經曆都是生命中的財富,隻有多經曆一些事情,才能讓自己變的更加的成熟,才能更加自信的麵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