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網絡的友情1(2 / 2)

走在現時代的燈紅酒綠、爾虞我詐當中,我們不自覺地把友誼寄托於網絡,因為在網絡裏,我們熟悉卻又陌生。

故而,網絡給了我們欺騙,也給了我們真誠。以及安全感。

2.明天網上見

陸幼青是我的校友,他在那本書裏說“假如人死後真的是有靈魂可以回來,那也一定是出現在網上。”網絡背後的世界總是很現實和殘忍的,為記錄真實。

8月21日,清儀死在鍵盤前,眾網友聞訊悲痛欲絕,紛紛在網上發表悼念詩文,累計500餘篇。隨後,他們為清儀舉辦中國第一次“網上葬禮”,送安琪兒清儀遠行天國。在靈堂主頁上,看到清儀美麗的笑容,在玫瑰叢中綻放,好象聽見她說:“您好,我是清儀”。?

1998年7月4日,在孝感開電腦公司的哥哥張清峰見清儀十分鬱悶,便幫清儀上了網。清儀起初對網絡不甚了解,也許是一種緣分吧,那天,清儀輕點孝感主頁友情連接網易站點,《溫馨茶室》頓時闖入清儀的眼簾,令清儀怦然心動。經過網友的指點,清儀很快懂了一些網理。7月17日正式走進《溫馨茶室》,“各位茶友,你們好!小生這廂有禮了,小馬初來乍到人生地疏,常得熱心腸的茶友的提攜指點,方能明網理,長知識,心裏甚為感激。茶室是大眾聊天的地方,若能環境適宜、高雅,自然令人心曠神怡。聊天應該輕鬆,一段好的相聲聽過之後,如品香茗,回味遐邇。小馬希望能給各茶友帶來歡樂。”

這篇文章署名“馬哥”。也許,清儀覺得自己的名兒太柔了,也許想和茶友開個玩笑,總之,馬哥這個名兒讓眾網友在很長時間裏一直認為她是男士。隨後,清儀在溫馨茶室發表了大量詩文,她的真誠和才氣很快贏來眾多網友的喜愛,給她寫信的人一天天多了起來。很多人在信中向清儀傾訴失意和苦悶,清儀一一回信,或勸慰,或鼓勵。她的信行文優美,略作調侃,充滿了真誠,充滿了樂觀。讀後令人欣然釋懷。她成了溫馨茶室的知名主持人。大概一個月後,清儀在給網友的信中談及自己的身世、病況和性別,令網友大吃一驚,誰也想不到這一個月以來,給他們帶來歡樂的人竟是一個可愛的“安琪兒”,一個身患絕症的16歲少女。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女孩啊!包令人震驚的是,在清儀死後眾網友才知,清儀曾經在鍵盤前吐血,以致鍵盤被染得一片血紅。

為了讓網友全麵認識自己,她甚至在網上把自己的房間介紹給大家:

主持《溫馨茶室》期間,清儀給網友寫了數百封信,這些信成了清儀留給朋友們的珍貴精神財富。

她發的最後一個帖子隻有一句話:明天網上見。第二天,她死了。網友悼文500餘篇。

時常呆呆地想,網上固然有很多人在宣泄情感,但網絡背後又有多少大悲大喜正在發生。網絡的純潔在於我們彼此不相識。網絡的友誼是沒有功利性的,是純自然的。網絡的朋友固然幫不了我們解決實際的困難,但他們是真正在傾聽,在關懷著的人。我想清儀能夠在走之前有這樣一段緣分,她也定是覺得寬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