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回 女兒年幾十五六 窈窕無雙顏如玉(1 / 2)

花宮梵仙所在的這個地方叫五十裏堡,是座有烽火台的大堡子,有泥土夯築的城牆,有木頭的堡門,堡內汙水橫流,現在是隆冬季節,汙水都結了冰,保內一共六人,堡長叫廬汀守,也是九品的把總,花宮梵仙是副堡長,九品把總;堡內還有一名夜不收,也就是現在的偵察兵,有些勇力,叫吳勝,另外是兩名長槍兵,都是本地人,是流放的武官的後人,一個叫巢鹵,一個叫敖倉,武力一般;最後是個老兵,叫蕭曹,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

堡牆上就是烽火台,堡牆下是兩口窯洞,堡長廬汀守單獨住一間,其餘五人擠一間,春夏秋冬,窯洞內都是一股子臭腳味道。

做飯的大灶在堡內的當地,支著鍋,堡牆下堆著柴草、火炭,晴天時燒火做飯,遇上陰天就得餓肚子,因為柴草、木炭都濕了。

還有一間小窯洞,是儲放糧食的地方,五十裏堡的糧食由張莊負責調配,一個月給送一次給養。

張莊駐紮有一個千總,率領一個隊的人馬,千總叫隋仁壽,手下的一個隊有百八十號人。五十裏堡等十幾個小堡子盯在最前沿,向後有三個千總駐紮的三個大莊子,再向後就是梁州城了。

想當初,花宮梵仙初來時,希望能留在梁州城,但現實是骨感的,沒有銀子孝敬,像花宮梵仙這樣的沒依沒靠的新手,便被守衛梁州城的校尉張超給一竿子發配到最遙遠的五十裏堡了,好在看在花宮梵仙也是官身,給了個副堡長的差事。

一開始,廬汀守總是疑心花宮梵仙要奪他的權,事事跟花宮梵仙作對,讓花宮梵仙做飯,天最冷的夜裏,讓花宮梵仙上烽火台上值守,平時堡內的搬搬運運,也是多支使花宮梵仙。

這些,花宮梵仙都忍了,三個月下來,換來的是堡內諸人對他逐漸接受了,廬汀守也不難為花宮梵仙了,花宮梵仙無所謂,幹什麼不是幹?堡內就六個人,廬汀守,吳勝,巢鹵,敖倉,蕭曹還有花宮梵仙,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仿佛巨浪怒海裏的一葉小舟,隨時有傾覆的危險,自己身邊的人再不團結,還能做成什麼事?

六個人的堡子裏,隻有一匹老馬,平日裏,廬汀守把馬護得死死的,除了他,誰也不給用,因此,平日裏,出去巡邏的活,都是廬汀守一個人負責。

五十裏堡再向西,便是羌人的地盤了,羌人是個很古來的少數民族,在秦漢時,便有羌人的存在,但千年以來,羌人卻沒能形成什麼氣候,不像後世的匈奴,回鶻,吐蕃,突厥那樣曾經對漢人形成巨大的威脅,羌人四散而居,遊牧生活,最大的羌人部落也不過千人而已,所以梁州雖然地處大唐的西北邊陲,但主要是警戒西域的回鶻,西南的吐蕃多一些。

駐守梁州的校尉張超是這裏的土皇帝,經常會集結軍隊,深入西羌腹地,燒殺搶掠,斬殺普通羌人的首級,然後向朝廷報功,掠奪的羌人的財務,牛羊,女子,有約一半送給了他的頂頭上司隴右道節度使審玄言。

隴右道是大唐立國之初建立的十大道之一,隴右道的節度使時天下十大節度使之一,駐地在雍城,統治著隴右北到玉關,東到河西道,漢中,西到西羌,南到吐蕃的廣闊地盤,一共有二十幾個州,總兵力達十幾萬,是大唐至德年間較有實力的節度使之一。

這一天,雍城,審玄言的府邸,來了一位貴客,是一個公公,卻不是來頒旨的,其實,頒旨也沒什麼,現在天下哪個節度使還把李唐的旨意當回事?

審玄言身軀高大,兩臂過膝,長久不上陣騎馬,有些大腹便便,一把黑色的胡須,一對牛眼,看人不怒自威。

審玄言今年已經五十有二了,不過精力旺盛,仍能夜禦三女。

那公公謙卑地躬了躬身,掏出一封密信,遞給一旁的侍衛,侍衛檢查沒什麼危險後,呈給審玄言,審玄言看了信,哈哈大笑,道:“此事很難呐!這花宮梵仙現在是我的屬下,我自當要庇佑他,怎麼能……”

那公公一笑,又呈上一份禮單,審玄言接過看了以後,臉色稍霽,不過仍然麵露難色,搖頭晃腦地說:“康樂公主的心意,我心領了,隻是若如此做,我又如何在自己的下屬麵前立身行事呢?何況,花宮梵仙是郭令公的人,郭子儀仁義昭於天下,仁德布滿四海,我審玄言也是佩服得緊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