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致歉通知及剩餘內容(一)(3 / 3)

主角回屋,卻見小菜精致,盡是顧柳所製。其間柳如是更是親口品嚐自所有的菜,以示無毒,令主角釋司。主角吃得讚不絕口,兩人心中暗喜,正正準求情之時,主角卻發話說收兩人是收對了,以後府內飲食就由兩人負責,結果差點把兩人氣死。

第二天早上,親兵氣極敗壞的求見,說門外有挽聯,其間多寫給主角,又有寫給柳顧兩人的。主角從現代回來,不畏鬼神,反而帶人出去欣賞,並與牛金星品評書法。其中更有搖頭晃腦,眾皆無言。主角更伸手取下幾個挽聯,言字體好。更取銅錢三枚,擲於地上。言之為潤筆費,士人怒氣更熾,但卻無能為力。

主角剛回府,有差人來訪,言明日問案,更有人告之強買之名,讓主角準備好。主角不以為然,假意請假,卻不從。主角不理會此事,命取紅布,清晨起床,大開中門,與柳顧兩人行納妾之禮。士子縱然反對,但仍無效,士子無奈,罵柳顧兩人不知廉恥。柳顧兩人卻沒有想到形式急轉直下,羞憤如死。但主角卻維護兩人,說強娶乃是自己一意孤行,與兩女無關。兩女這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以前的地位。

禮乃成後。主角這才去應天府。士子一路上怒罵主角,但主角卻不加理會。自己想到,反正自己不想篡位,失卻人望則正好令崇禎信任。主角至公堂,問占地之事。主角令取田契。告知無法取得。主審以候詩書傳家為名,以其言不假。主角冷槍熱諷,問主審是否東林。

審官不言,主角嬉笑,亂明者東林也。閹官之亂不如東林。言辭傳出,眾民皆怒。審官以咆哮公堂為名,愈捕主角。主角親兵上前護衛,又有太監與楊一朋至,彈壓審官。時朝庭首輔與崇禎皆言東林為烏鴉,但敢當場喊出世無東林,則天下安定者,唯主角一人。

在太監的彈壓下,審官隻得放棄爭議。又以主角強買索人之名,帶顧柳老鴇上台。又取柳顧二女作證,兩女反而心向主角。令候大失麵子。太監以春宵一刻值千金為名,放主角回。

主角與顧柳新婚夜後,次日,楊楊嗣昌至,他因楊一朋之事上台,以四正六隅之計,問主角可否。

主角言可,在他看來,此法相當於包產到戶和責任田製。回靈寶後,二女見高桂英,口尊大人。桂英戲言主角與兩人還有婚禮,而她與紅娘子卻連婚禮都沒有。主角笑言可以為兩人補充。二女因安份守心,主角以其可以工作,或可在家管帳,或可助李岩工作。二女欣然,愈發開心。

時崇禎發四正六隅之法於各地,河南巡撫恐賊入河南昌。親至靈寶視察,與主角親切交談,交約定河南之事全靠弟之言。與河南巡撫同來之人,還有河南第一曉將陳永福。

主角趁機發話,言賊勢愈大,蓋因民不聊生,若民生而得食,則無民向賊,賊勢必殆。更言自己紅薯之事,帶巡撫去田間,從地中取糧,巡撫大為吃驚。與主角約定秋收時,若畝產千斤,則全河南種植。

接近秋收,主角練兵日苛,其間萬象更新,東林一黨也沒有找過麻煩。時有大將,言此法太嚴。但主角卻是一意孤行,強押諸將,務求法度。

近秋收之時,賊亂四起,洪承疇一日三檄主角,言四地烽煙,唯河南一地風平浪靜,讓主角小心。主角知平靜下,必然風波四起。雖時令未到,仍強令收割。李岩又與主角大吵一架,但終於礙不過主角淫威,無奈從之。主角又派人去請河南巡撫,召開紅薯宴。

巡撫雖不明其意,仍至靈寶。稱重時,畝產一千五百斤,巡撫與陳大驚,言此天生良種,種植後天下不會缺糧。主角想起康乾盛世稱地瓜盛世,不由的暗笑。主角親自帶兵連夜強收糧食,加派探馬,四散探查。

柳如是與顧橫波忙完秋收之後,無事閑逛,言高夫人之事。被有心者聽到,報至候方域,候大喜,但知主角蠻橫計多。在他看來,柳顧兩人為人盡可夫之女,若他稍微示好,二女必然委身。是以至靈寶,約兩人見麵。

柳顧二人在左家,雖無錦衣玉食,但生活充實,與秦淮之上是兩種不同的感覺。見候後,候見二女豔色逼人,以之前更加漂亮,不由得心中生念,言語幾番挑逗,但二女不理。候衝動後,說出主角必死之話。

二女蘭心,以言語惑之,派人參見主角,言候之事,請主角定奪。主角暗生惡念,候即然找死,便不怪他人。派人查訪候之行蹤,見無人發覺。遂處死。此時,糧食已經完全收割完畢,主角忙裏偷閑,帶家人去黃河遊玩。

主角出遊時,探馬發現自成大軍出商洛山,奔靈寶而來。為首者,自成手下劉宗敏。探馬互相攻擊,同時飛報主角。

報回後,卻找不到主角。無奈找到高傑,請其出兵。高不敢聽,一邊派人通知主角,一邊整體軍備。主角勿勿趕回縣中,自成大軍至靈寶隻有五十裏。主角查覺現在軍製之蔽,但卻不打算改正。親率大軍迎高李大軍,並派人去向洪和河南巡撫告急。

探馬剛走,陳永福帶兩千兵至。言分析諸地之勢,覺得李高二賊出靈寶的可能性最大,是以先來。主角不由暗探陳永福之兵法如神。主角以戰車固陣,抵禦賊勢。時自成派人以騎射之法對之,陳永福神箭建功,一箭射瞎李自成一眼。遂打敗賊軍。

時洪承疇飛檄主角,言調各路大軍采用包圍之法。更有遼東三千鐵騎,要主角死守靈寶十天,為大軍合圍創造機會。主角接飛繳後,連連罵娘。不敢打痛對方,怕對方跑了,無法完成任務。便定下計謀,送信於高迎祥,言稱舅父,並給三天時間考慮,否則大軍一致,玉石俱焚。

高見信使,樂不可支。口口聲聲言,卻未想到桂英攀高枝,同意三日後決戰。自成與顧君恩查其計,勸說高迎祥。張獻忠卻冷嘲熱諷,

隻能且戰且退,暗地安排靈寶民眾出城,其間不少心懷故土者,不願搬離,言賊如蝗蟲過境,秋天野草,春風吹又生。主角時間緊迫,不管對方。更將庫存一半之糧留下縣城之中。以免敵攻擊靈寶後,再出城逃走。更下令挖地道,故意的泄漏給不願搬走之人民眾發覺。

高李大軍查靈寶民眾日散,不由暗說主角非民政之才,更是狗官連罵。三日後,主角擺開堂堂之師,盡是善走者。征戰半日後,主角左翼潰敗,引得全軍潰退。高李大軍進至靈寶,見糧多,喜不自勝。主角大軍即退,安排郝大忠進至黃河渡口,以免賊竄入山西。又以大軍守商洛山口,以免賊竄回。

進至靈寶後,自成取糧之後,又見高迎祥,以主角詭計多端為名,請高小心,莫不如攻其它地方。正勸說間,有賊至,言發現地道,直通城外。自成計上心頭,與高商議,打算借地道給主角一個教訓。

時靈寶外鬆內緊,賊雖尋歡作樂,但仍有一隊鐵騎日夜警衛,打算讓主角吃個大虧。五天過去,主角始終不發。自成與高迎祥開始疑惑起來,正打算引兵出城時。有探馬報,外有兵馬。

更有百餘人進地道探查,高令各路假意不知。賊進而又退,外麵大軍退卻。以高之見,賊探查地道後,必然於次夜攻城,於日又在靈寶呆了一夜。次夜,又無動靜,顧君恩帶一道士,名為宋獻策,言自成恐上當矣。自成立刻派出探馬,至黃河渡口探查。

探子至黃河渡口,郝大忠大軍雖然藏得不錯,但對麵卻有山西軍隊怕自成進山西,同時守衛對麵渡口。自成探子回報自成,忙見高迎祥。大軍愈拔營向盧氏挺進。

大軍一動,主角立時知曉,用戰車死命攔截。戰至次日清晨,祖寬帶三千鐵騎至。又有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洪承疇帶兵圍上。賊不能擋,自成以主角弱,與大軍死拚,主角拚死,戰死者眾。但紅娘子之所帶預備馬隊,卻始終未動。自成與高等終於突破重圍,向遠處遁去。主角重受傷險死,被親兵護住身體,這才逃命。紅娘子奮死追高,幾經血戰,終於在祖寬之前,擒拿高迎祥。

祖寬其為賊首,愈搶,紅娘子寧可玉石俱焚也不肯給他,僵持間,洪承疇終至,極力彈壓,要去高迎祥,這才使得大戰未啟。主角重傷方醒,就見高桂英跪於帳前。這才知道高迎祥被紅娘子拿獲,否則的話,就憑自成衝破自己大軍之事,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主角不見高桂英,後柳,紅、顧三人與其同跪。主角痛罵四女。時李岩來訪,見其事,出二虎吞食之法。以賊治虜,主角帶傷之身見洪,洪不準其法。言東虜自有軍兵來擋,與賊無關。更要主角莫要獻此法。主角卻執意不肯,以關寧鐵騎一到,賊勢即平說洪。又言功狗與功人做比喻。終於說動洪。

但卻不肯在主角言辭前表態,隻給了主角一個報捷的機會。如果他能追上報捷之兵馬的話,即由他上殿報捷。主角以帶傷之身,在紅娘子的維護下,八百裏加急死奔京城。終於在將進北京時,追到了報捷之傳令兵。先不去兵部報,約見自己扶持之太監,而後才向兵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