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1 / 3)

平衡訣竅一點通

身心是會互相影響的,當心理正被“完美”所迫時,身體便會做出一係列的反應,這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身體自身的保護,這些不良反應包括:持續疲勞、疼痛不適增多、局部或渾身繃緊感、記憶差、注意力下降、容易分心、胃口差、睡眠差以及性欲減退等,這些都是過分追求完美給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

對人不要太苛刻

隨著現代社會的競爭激烈,生活節奏變快,社會改革力度加大,知識更新淘汰時間縮短,人們感受到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因此,許多人在自身追求完美的同時,對他人的素質和能力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這類現象尤其出現在一些領導者身上。

其實,生活中、工作中的每個人,都想做個缺點盡可能少,甚至沒有缺點的人,這是一個人追求進步的表現,是能讓別人值得信賴尊重的重要標誌和前提條件。我們也提倡做個“善其身”的優秀的人,但必須指出,這絕不是推崇每個人都要做個完美的人。因為過分地要求他人,對自己對他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對他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研究證明,上司要求苛刻,下屬患抑鬱症的機會比平常人多4~6倍。有關醫學工作者介紹,目前臨床上因在辦公室受到上司刁難、批評過多,負麵情緒無法及時排解而導致抑鬱的下屬不再鮮見。醫學證實,糖尿病、冠心病、腫瘤等疾病的發生都與心理因素關係密切。由此可見,辦公室的微觀人際關係、環境很重要,如不幸遇到追求完美的上司,對上司的苛刻要求往往難以應付,工作中的負性情緒積蓄下來難以排解,很可能就會逐漸抑鬱寡歡。

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

首先,如果自己對自己要求太苛刻,就會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就會偏離正常的思維軌道,一味為迎接挑戰、獨立自強、頑強拚搏、追求完美而走上歧途。

其次,人的精力和才智都是有限的,如果過於苛刻自己,就會出現身體能量的耗竭和才智的枯竭。這樣,就難免會發生精力不濟、極度疲勞、身體不佳、疾病纏身、知識掏空,無法應對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現象。不懂得休息,玩命地做事,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透支生命”的表現。

再者,常言說:“人在高處不勝寒”。如果一個人過分地苛刻自己,追求完美,實際上也是在自覺不自覺地孤立自己。由於個人的期望值過高,難免不合群。這樣,無形之中就給自己造成了不想與人接觸、難以與人接觸、別人與自己接觸困難的生存環境和空間,久而久之,就會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顯著的不良影響。

平衡訣竅一點通

對人對己,都應該嚴格,但決不是苛刻。苛刻要求自己,過分追求完美,有損於身心。一味去苛求他人,比較得失,或是埋怨對方,更不可取。人不可能做到完美,而且,每個人對事物都有著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追求,不要把自己對生活的定位和價值觀強加在別人的思想上,苦了別人,累了自己。

要健康更需要傾訴

傾訴,就是把你內心的真實感受向另一個人訴說出來,不管是快樂還是憂傷。在這個傾訴的過程中,你的心靈獲得了解放,你會如釋重負般地輕鬆起來。

人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麵對紛繁複雜的世界,難免會有許多孤獨無助的時候。學習上的困難,工作中挫折,戀愛的失敗,家庭的變故,各種各樣的應激事件需要你來應對。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深藏心底,你可能會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時,你最需要的,就是傾訴。

傾訴,是心理學家極為推崇的排解苦悶和憂鬱的方法。專家指出,傾訴是防止各種疾病的良藥。他們認為,積儲的煩悶憂鬱就像是一種勢能,若不釋放出來,就會像感情上的定時炸彈一樣,埋伏在心裏,一旦觸發就會釀成大難。若能及使用傾訴或自我傾訴的辦法取得內心感情和外界刺激的平衡,則可去病減壓。

設想一下,一男一女同時遭遇到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們的反應會有怎樣的差異。女性很可能當時就大哭一場,之後找閨中密友來傾訴,甚至會反複傾訴。而男性呢,很多男性認為找別人訴苦很沒有男性的尊嚴,哭更是男子漢大丈夫的大忌。他們寧願將這件事深埋心底,表麵上依然鎮定。然而,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女性采取的措施能使她們更快地擺脫這件不幸事情的影響,振作起來,而且,悲劇的後遺症也較不明顯。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也可看出,人的各種感情,一定要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傾訴出來,否則,將有損身心健康。

傾訴是釋放不良情緒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擺脫惡劣心境的必要手段。傾訴的對象有很多,即可以是親人,也可以是知己,當然,也可以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傾訴既可以用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發泄出去。因為不僅僅語言能夠將心中的積怨和惡劣的情緒釋放出去,寫信、寫日記,都能使不良情緒在字裏行間中得到排解。

平衡訣竅一點通

在強調傾訴的重要性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當有人向你傾訴的時候,你該如何做一個善解人意的忠實聽眾。心不在焉或者隻會“嗯嗯”地點頭應付都是不可取的。這時,你需要用自己的心去體驗傾訴者的內心世界,從對方的話語中體會其內心的感受、信念和態度,達到與傾訴者“共情”的境界。

學會向異性傾訴

當人們心中有了煩惱時,常常希望能夠傾訴出來,好友的勸告與撫慰,有助於使煩惱煙消雲散。此時,傾訴也許並非期望尋求什麼辦法,解決什麼問題,而主要是為了滿足情感表達的需求,滿足心靈慰藉的需求。所以,此時傾訴者往往不是尋求一個好參謀,而是想找一個好聽眾。

那麼,這時同性與異性相比誰是更好的聽眾呢?當然是異性。

向異性傾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