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宏保出生在北海道的帶廣市,記事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早已經在滑冰了”,而且是與可怕的父親在一起,經常挨打後,邊哭邊練習。上小學時,父親被告知得了僅剩下半年時間的重病,父親接受各種治療,打抗癌劑,為了清水宏保,他爭取能多活一天。
清水宏保從小有哮喘,個子也不高。父親為鍛煉他的腳趾力量,為他設計了在跑道上穿著日本式的木屐練習;為增加股關節的柔軟度,進行了日本相撲的劈胯練習。
父親去世後,靈前守夜的晚上,清水宏保跑到帶廣的街上。
“仿佛是父親讓我跑的。我練習的時候,就忘記了父親的死,好像他還在看著我,一偷懶我就要挨打。”
能夠體會站在世界第一的頂點的人非常有限。身高一點六一米的清水宏保與亞軍、季軍的加拿大選手站在領獎台上幾乎同樣高。清水宏保也許還是世界上最小的男子滑冰選手。他與父親一起超越了個頭小,兒時的哮喘的缺陷,也超過了父親清水均為他描繪的目標,他在奧運會前獲世界杯速滑總成績第一,又在奧運會之後,三月二十八日的加拿大,以三十四秒八二的成績打破了三十五秒的男子五百米速滑世界記錄。
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在為獲獎選手的舉辦的慶功會上感謝選手們“為青少年帶來了夢想、希望與活動”。而清水宏保與他父親的努力一定是這裏最動人的一個故事。
六、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接受的家庭教育
湯川秀樹是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論物理學家。一九四九年他獲獎時,年僅四十二歲,這也給戰敗後的日本國民鼓起了勇氣。
湯川秀樹兄弟共五人,都是學者(年長他三歲的二哥茂樹是著名的中國文學學者)。這應該稱之為其家庭教育的成功,翻開湯川秀樹的自傳《旅者——一個物理學者的回想》,看看他成為物理學家之前生活中的人們。
外祖父駒橘明治之前是每日守備和歌山城的武士,漢學涵養豐富;明治以後學習洋學,一直到晚年都在購讀英文的倫敦時報。
湯川家的孩子都從五六歲隨祖父讀漢書。據湯川秀樹講,每晚讀不懂意思的《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四書五經,對兒童的確是件苦差,但他習慣漢字,讀起大人的書毫不費力。他發現的中間子論也有老子、莊子著作中獲得靈感之處。
祖母總是在外出時領著湯川秀樹遊覽京都的名勝古跡。湯川秀樹很小的時候,早晨大人給他一套積木,他一個人在院子裏玩到傍晚。祖母經常誇他:“真是個專心的好孩子。真聰明……”
湯川秀樹的父親琢治,是地質地理方麵的專家,做地質調查所所員時,走遍日本的群山。明治三十三年三十歲時,作為最年輕的日本代表參加巴黎萬國地質學會,後來琢治被邀請做京都帝國大學教授,一家遷往京都。多次訪問歐洲的近代科學的研究者琢治興趣廣泛,也喜好書畫,幾次去中國研究古書、古董與石佛。琢治的特點是,一對什麼熱衷著迷,不收集到能收集的所有文獻絕不罷休。迷上圍棋,就買盡圍棋方麵的書。能赴法參加地質學會也有他偶然學會法語,而其他人不會的一個原因。湯川家中隨處可見到各方麵的書籍。“家裏泛濫的書,抓住我,給了我空想的翅膀。”湯川秀樹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泛讀了許多文學書使湯川秀樹成了一位文學少年。琢治從未強迫孩子學習,並認為為名次學習最為愚劣。他尊重孩子們的獨立人格,希望孩子們可以深入研究適合自己素質與愛好的學問。
湯川秀樹母親的教育原則是對孩子們公平。湯川秀樹說從小就意識到母親要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學者。父親琢治一度對內向性格的湯川秀樹是否上大學表示懷疑時,很少反駁丈夫的母親開口說:“我要對哪個孩子都公平對待。這樣做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