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凝心,今年十八歲,以優異的成績被xx中醫大學錄取。
凝心四歲時就在爸爸開得武館裏學武,媽媽是在凝心一歲時遭遇車禍去世了。自此父女倆相依為命,小凝心很懂事,在五歲時就開始學做飯,每天早晨和爸爸一起起床,練功,到吃飯時間就做飯給父親吃,父女倆既是師徒、父女又是朋友,親鄰好友天天誇獎小凝心懂事,根本就不用大人操心。
也許是因為從小就開始練武,凝心早起並不覺的累,而且從小受父親熏陶,酷愛武術,喜歡鑽研武術,反而覺得每天都很充實,因為這是做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而又能做的且把它做好的呢?
爸爸常說醫武不分家,就讓凝心多到楊爺爺那去學學醫術,幫幫忙。楊爺爺是一個中醫師,最擅長針灸,楊爺爺也非常喜歡凝心,覺得小凝心很懂事也很聰明,對小凝心傾囊相授,大家有什麼小病就讓小凝心多試驗實驗,直說不怕被凝心紮而且一點都不疼,小凝心看他們那樣說,也就放心大膽的紮,最後練就了小凝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針灸技術。
今天放寒假,凝心一下火車就往家趕,半年沒回家,還真有點想爸爸,想念楊爺爺,想念院子裏的那條陪伴凝心整個童年的小白狗。
“爸,我回來了”,凝心剛跨進家門就喊道。
“回來了,我剛做好飯,你回來的還真及時啊!對了,你吃完飯後去你楊爺爺那去看一下吧!他今天還問了你什麼時候回來呢?”
“哦,好,我也想他,好久沒見到他老人家了”。
凝心一進診所就看到楊爺爺在幫別人紮針,就隨便找了個位子坐下等著,看見楊爺爺處理完後,凝心才喊到:“楊爺爺,我回來了,您最近身體還好嗎?”
楊爺爺看到凝心開心的笑道:“小凝心啊!你回來了。”
“是啊!我今天才回來”,凝心趕緊去扶楊爺爺坐下休息,凝心長大了,楊爺爺也老了,頭發花白,本來爺爺這個年齡可以退休好好休息休息了,可是他總說這裏來的都是左鄰右舍的,能給別人治治就治治,又不是躺在床上動不了了。
楊爺爺慈愛的看著凝心說:“小凝心讀大學了,長大了,也漂亮了。”
凝心調皮的說道:“哪有,小凝心還是小凝心,還是楊爺爺的小凝心!您怎麼不多找一個幫手啊!把您累壞了怎麼辦啊?”
“還好還好,別人做事我不太放心,畢竟這些來看病的都是熟人,對了,你的手藝沒丟吧,別我教給你的都又還給了我啊!”
“怎麼會丟!我在學校也有練的,呀,楊爺爺我要到菜場賣點菜,晚上你來我家吃飯吧,我來做些菜慰勞您和我老爸,怎麼樣?”
“好啊!我可好久沒吃你做的菜了”。
”那爺爺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