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有什麼特點?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一般認同的看法,德國人的性格中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守紀、整潔。規則和紀律在德國人的生活中至關重要。“alles in Ordnung”是德語中的一句問候語,據朋友講,它的中文意譯就是“一切都好嗎”,可按德語直譯過來便是“一切都在有序中嗎”,德國人的秩序和紀律意識及幹事之嚴謹和認真,由此可見一斑。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不會去碰它。這使德國人顯得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正是這種性格特質造就了德國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我們所到的地方,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公園還是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場所,到處都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隆冬時節,也常見處處鮮花開放。
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上班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裏穿得隨便些,但隻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整潔。據說,看戲或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二是守時、喜靜。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我們接觸到的德國人,從世界知名的大教授到為我們開車服務的司機和翻譯,無一不是守時的君子。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準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幹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準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也是出了名的。除如狂歡節等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在德國,許多人雖在城裏上班,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裏的人,也十分注意嗬護住宅周圍清靜的環境。比如,晚上8時至次日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
三是誠懇、禮貌。一般地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幹脆。凡是他們能辦的,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棱兩可的答複,更不會像國內有的人那樣,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當然,人際關係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重禮儀。在問候方麵,若兩人相遇,不管認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還是在辦公室、賓館、電梯等處,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朋友見麵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不可。
在德國的20餘天裏,凡過馬路,開車者都會停下來,用手示意你先過去。我的兩位同事李鬆林、祝曉地先生在柏林街頭迷路後討教,有德國人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堅持用肢體語言為其指路,他倆在走出好遠後回頭看時,人家還在微笑著鼓勵向前走;見走錯了,又專門跑過來帶著走,直到能夠保證到達目的地。普通德國人的熱情和友善,令我們一陣感歎欷歔。
在稱謂方麵,一般與陌生人、長者以及關係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稱“您”;而對私交較深、關係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係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來稱呼對方。交換稱謂的主動權通常在女士和長者手中。稱謂的變換,標誌著兩者之間關係的遠近親疏。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