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如何避免寶寶發脾氣(1 / 2)

寶寶2歲的時候,在心理上正處於第一反抗期。寶寶愛發脾氣正是逆反的表現。2歲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發,“我”字當頭,正想試著反抗權威,所以往往和你對著幹。多數父母都會碰到孩子發脾氣的問題,特別是在寶寶2~3歲剛開始想按自己的意誌去行事、具有獨立性時。發脾氣實際上是寶寶正在成長的獨立意識的信號。

發脾氣是指寶寶在受到挫折後吵鬧哭叫的現象。在各年齡階段均可以出現,以幼兒時期和學齡前期更為常見。該行為的發生與寶寶的所受的教育及素質有關。困難氣質的寶寶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父母過度的溺愛和有求必應。這樣培養出的寶寶,在要求不能被滿足時,就會發脾氣,長久以後便形成好發脾氣的習性。一般來講,寶寶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果你的寶寶愛發脾氣,父母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每個寶寶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時候寶寶發脾氣僅僅是由於過度受了刺激或疲勞。不管寶寶為什麼發脾氣,必須讓寶寶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它不可以幫助他逃避責任,克服挫折,讓父母改變自己的主意。

寶寶累了或是餓了都會發脾氣,所以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候,首先要確保寶寶是不是餓了或是累了。寶寶在受了挫折以後,也會發脾氣,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他逐漸有了一種強烈的想獨立掌握一些事情的願望,但是,又由於他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努力嚐試做某件事情後仍然是失敗的,所以,這種挫折感會讓他大發脾氣。

3~4歲的寶寶,他們神經係統的抑製和興奮過程還不夠平衡,興奮過程會超過抑製的過程,在情緒上會表現得更加強烈一些。那麼,什麼是寶寶發脾氣呢?並不是說他每次生氣或是挑釁的表現就是他在發脾氣。當他不發脾氣時,他也可能會喊叫或是走開、甚至緊繃著個臉或是跺腳,讓你無法將他放進兒童推車裏。寶寶真正的發脾氣是很特別的,就好比是寶寶情緒上燒斷了的一根保險絲。他一旦發起脾氣來,那可不是父母能夠打斷,或他自己就可以聽話平息的。讓寶寶發脾氣的最多的原因,是太多的挫折在他內心的積聚,當壓得他實在受不了的時候,他隻有通過爆發才可以釋放出來,所以才表現為發脾氣比較多。

有時,寶寶的挫折是慢慢積聚的。也許有的時候吃午餐時,父母就知道寶寶在醞釀發脾氣,但是,如果到在臨睡覺前寶寶一次脾氣都還沒有發,那說明你今天夠幸運的。不過有的時候,寶寶的脾氣爆發得非常之快,始料未及,真的就像是因為有誰按錯了按鈕,讓他的“保險絲”一下子燒斷了一樣。當他發脾氣時,他自己被內心的怒氣完全所淹沒,此時此刻,他什麼都管也不顧了,還會被他無法控製的情緒給嚇壞。不管他發脾氣讓父母感到多麼的不愉快,對寶寶自己來說,也是非常的糟糕。

父母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父母該怎麼辦?當然總的原則是,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可以對寶寶妥協。我認為,如果寶寶的某種行為,可以達到他預想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本身就是在鼓勵寶寶繼續將這種行為做下去。所以,父母一旦被寶寶的哭鬧搞得筋疲力盡,並且最終滿足了他的要求時,日後寶寶一定會按照這種程序,繼續他的哭鬧,或是其他的某種行為。所以,是不是寶寶剛一哭鬧,你就心軟了呢?等到寶寶掌握到了用哭鬧這種方式,來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哭鬧下去時,你再想解決就很難了。所以,不合理的要求千萬不可以對寶寶妥協。

1.多抱抱寶寶,滿足寶寶的合理需要。父母聰明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寶寶合理的需要。比如,寶寶一天天的沒有見到母親了,想跟母親親熱一番,讓母親給他講個故事什麼的,這就是寶寶的合理要求。那麼,你為什麼非要等到他大哭大鬧,犯起了性子時再來滿足他呢?有位聰明的母親,曾經這樣說道:“我寶寶剛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堅持這樣去做,不等到他鬧的時候我送他去幼兒園,不等到他哭鬧的時候我就將他抱進了懷裏,擁抱親吻一番,滿足他的皮膚感覺和親情需要之後,就絕不再遷就他了。他總能高高興興地跑進幼兒園裏去,從沒有因為不想離開母親而表現得很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