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團幹部運用語言和手勢的藝術(2)(2 / 2)

手的姿勢

手是體態語言中最重要的傳播媒介。聾啞人、交通警察,水上航行的旗語等,都是用經過規定了的手語或與別的道具結合而成的無聲語言傳遞信息。我們這裏談的手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且是約定俗成的體態語言之一。對團幹部可起到參考作用,以免在交際場合因手的無意識擺動,傳遞給別人錯誤的信息。

手的動作傳遞的意義

(1)手掌的暗示:攤開手掌,自古以來表示著真誠、忠心和順從,發誓時用手撫心,法庭作證時將手掌高高舉起,都是約定俗成的姿勢。日常生活中有兩種基本的手掌姿勢為人們使用。

一種掌麵朝上,像乞丐向人乞求時一樣。當對方跟你交談時,要想表示坦誠,往往先講“老實說”之類的話,同時無意識地伸出一隻或兩隻手掌,這實際上暗示一種請求,請求你相信他的話,這時他的話也往往可信。

一種掌麵朝下,以手在壓製隱瞞著什麼。小孩說話,往往將手掌藏在身後。若有人把手插在口袋裏或兩手交叉胸前與你談話,不願把手掌暴露在你麵前,那就得考慮他的話有幾分真實。如果你有這種習慣,不想讓人誤解你沒說實話,那就注意在交談時將手掌自然地放開。

(2)雙掌摩擦的暗示,傳遞著一種積極期待的信息。我們常用“摩拳擦掌”來形容準備做某件事、上戰場時的心情,意味著做好準備,期待取勝。一位下級邁進領導的辦公室,摩擦著手掌說:“主任,您交代的事已辦妥了。”明顯地,他期待上級的表揚。摩擦手掌的速度暗示所期望的事會有肯定的結果,但速度的快與慢顯示了不同的心理特征。你與朋友商量合作辦一件事情,他如果快速摩擦著手掌說,“照我說的這樣辦,行嗎?”他當然希望你回答“行”,但他期望結果是對你有利的;如果他以很慢的速度擦掌,同樣說這句話,你可能會猶疑,他似乎心懷鬼胎,他期待的結果隻對他有利。一些人在考慮計劃或想心事時也會緩慢地搓擦手掌。在冷天裏急速地摩擦手掌,那隻表示他以此取暖,而非有所期待。

(3)指頭的暗示:以拇指與食指或其他指尖摩擦,通常暗示對金錢的期望。你隻要想想點鈔票時的情形,就明白這種動作在人們心理中的痕跡了。你的朋友來找你借錢,也會有這種手勢。如果你正在談生意,就注意少用這種姿勢,以免讓人感到你貪得無厭。

拇指代表一個人的性格強度和自我,伸出拇指往往用來展示優越,高人一等,甚至侵略性。常見人伸著拇指自誇說:“我這個多棒!”也有以此誇別人的,但拇指的指向不同,誇別人一定會伸向對方,否則,拇指的指尖朝向自己。與別人交談時展示這種支配性的拇指手勢,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夠誠摯。拇指還可表示嘲弄或不恭,當兩人交談,其中一人將四指握拳伸著拇指指向他人說:“這人不怎麼樣!”拇指成了嘲弄第三人的工具,這種姿勢往往會激怒別人。

(4)兩手的暗示:有時兩手交叉,即十指張開,兩兩相對,鉗在一起,表示有信心,經常伴隨微笑,顯得愉快。然而,在特定的情況下,它表示挫折或敵意,這時鉗在一起的兩手很用力,因而指尖發白。交叉的兩手有三個主要的位置:臉部前麵;坐時放在桌上或大腿上;站時擱在襠部。手的高度與這人的負麵情緒的強度成正比。尖塔形手勢,即兩手的十個指尖兩兩相對支撐成尖塔狀,往往顯示自信心。有兩種姿勢,聳立的尖塔,指尖朝上,使用者一般在發號施令,表示意見;如果同時仰著頭,表示他有自大、自以為是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