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2 / 2)

津港口有碩大的客輪跑虎穴城、山海關、旅順口、青泥窪口、皮島,現在又增加了許多班次跑漢江港。

諸位上路了就會切身體會到如今出門再也不是風塵仆仆,而是一種享受。

跑長途的大客船上應有盡有,書的、唱曲的、甚至於還有戲班子,一等艙跟不夜城的客房差不離,也有自來水和衛生間,同樣可以隨時有熱水洗澡。”

成國公朱純臣疑惑道:“吳總兵莫不是吹牛吧?俗話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又是坐車又是乘船,豈能不辛苦?”

也難怪勳貴們不相信,以前跑客運是為了方便實用,船上的條件一般般。

自從打山西土豪發了財,黃漢手中的資本太多了。

因此撥付預算四十萬塊銀元裝修了排水量超過一千五百噸的客船七八艘,每艘豪華客船上都有頭等艙,價格雖然貴,但是服務到位,保證物有所值。

吳襄道:“征虜大將軍總是時代在發展,趕不上時代就會被時代淘汰,今日本官深有體會。諸位爺,你們再不離開京師出門看看外麵的世界就會落伍了。

本官話你們不信,這樣吧,你們去隔壁房間問問正在跟一幫文官喝酒的張大人、梁大人,問問他們是不是乘坐了舒適得如同不夜城房間的大客船。”

還真有幾個勳貴端著酒杯去隔壁敬酒,順便聊了幾句,張鳳翼如同背誦散文般描繪了一路上的風光,引得眾人咂舌不已。

好逸惡勞喜歡享受的大明勳貴被吸引了,有實缺的紛紛告假,逍遙爵爺當然是走就走。

他們如同觀光旅遊般上路了,吳襄發揮了特長,擔任了旅遊團團長兼職導遊,坐上了豪華客輪後勳貴們都服氣了。

都認為吳襄把舒適度形容得不夠,在不夜城房間住著哪有機會看海景、哪有機會釣魚、哪能吃到鮮美的海產品?

經過十幾的航行朝夕相處,吳襄跟成國公、英國公等等混成了好朋友,也商議好了購買幾十艘捕鯨船賺大錢。

幾十個勳貴來“漢江省”實地考察,加上他們的隨從總共有一千餘人。

戰事已經結束了兩個多月,漢城附近的春耕早就結束,稻田裏一片綠油油顯得生機盎然,城裏的居民和城外的農民都在忙忙碌碌,都在為過上好日子努力多賺錢。

黃漢其他本事沒有,就是擅長提供老百姓就業機會,鼓勵勞動致富,在勞動力過剩之時還會發動政府大工程修建海堤、江堤、水庫、大馬路。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勳貴們看過了旅順口、瞧過了青泥窪口,如今又看到了漢城周邊欣欣向榮的光景,都相信了吳襄的介紹,不少人準備投資。

他們用不著隨身攜帶金銀,早就在京師內的“四方錢莊”辦理了彙票,百年以上的勳貴之家都有支柱產業,做的行當簡直是應有盡有。

勳貴們在一地完成投資比較簡單,隻要從其他省份調一些掌櫃、夥計、大工匠就能夠搭建“漢江省”分號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