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1 / 2)

範文程果然是條好狗,見主子把火炮看得如此重要,建言道:

“陛下,臣以為短期內籌措鐵料用於鑄炮滿足陛下製定的數量還是有可能的。”

崇德感興趣了,立刻追問道:“範愛卿有何妙計教朕?”

範文程立刻侃侃而談:“陛下,為了增加鋼鐵總量,臣以為應該是開源節流並舉。

我大清這幾十年奪了不少明軍的火炮和火器,其中絕大多數已經鏽跡斑斑,可以把那些火炮回爐重新鑄造。

民間每家每戶總會有不少鐵器,陛下可以下旨規定最少限額命令各牛錄上交廢鐵。

陛下還可以下達任務,命令牛錄額真親自領頭帶領軍民、阿哈大煉鋼鐵,在全民總動員的情況下積少成多,煉出鑄造佑助威大將軍炮需要的鋼鐵數量應該不會太難。”

寧完我補充道:“陛下,全民煉鋼肯定會大量消耗糧食誤了糧食生產,但是我大清如果不能在‘紅旗軍’的攻擊中利用炮戰打贏戰爭,我大清的一座座城池都會陷落。

以後我大清軍民隻得回歸遊牧狀態,在白雪皚皚的極北之地挨日子。”

紅歹是也是飽讀史書,何嚐不知漢人有可能打敗草原名族,但是永遠別想消滅草原名族。

隻要女真人也如同蒙古人那樣放棄定居在萬裏大草原上遊牧、漁獵,就能夠保全大多數族人的性命。

意識到沒有足夠的大炮,大清就得放棄朝鮮、放棄遼東、放棄盛京和這裏的宮殿,一直往北逃一兩千裏去草原上忍受風霜雪雨住氈房。

崇德沒有了餘地,下達命令,讓範文程、寧完我、多爾袞、多鐸竭盡所能保證鑄炮用鐵。

崇禎十年也就是崇德二年正月底,滿清發動了類似於國朝的鬧劇大躍進,全民煉鋼。

每個牛錄都有土製的煉鋼高爐,太多旗丁、阿哈家中的鐵鍋都保不住,最後浪費了大量資源練出了一坨又一坨廢鐵,成品率連達到一成都勉強。

幾十萬人齊動手大煉鋼鐵,直接導致糧食消耗翻了接近一倍,因為冶煉是個重體力活兒,所有的牛錄額真都有硬任務,屆時沒有完成產量,被上官鞭撻、罰俸祿都是輕的,被殺頭也大有可能。

要牛錄裏的旗丁、阿哈下死力氣,最起碼要讓他們多吃點、吃些幹的才行,因此建奴本來就難以為繼的糧食更加促襟見肘。

滿清得不到優質鋼鐵也得硬著頭皮鑄炮,要使得大炮不炸膛唯有加大壁厚,因此“佑助威大將軍”炮還比同樣口徑的紅夷大炮重三四成,消耗的鐵料更加多。

泥模鑄炮的周期太長,短時間內不會有新鑄造的大炮用於朝鮮保衛戰,得知“紅旗軍”準備發動春季攻勢之時,滿清文官武將一片嘩然。

紅歹是拖著病體召集百官朝議,首先要確認“紅旗軍”是否真的選擇攻打朝鮮,如果攻打朝鮮能夠肯定,那麼就需要推算出“紅旗軍”會選擇從哪裏登陸。

大清國如今的地盤大了,大有大的難處,海岸線太漫長,還有幾條能夠通航的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