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2 / 2)

奴酋認為以這樣的實力應該能夠橫掃大明,自從五月初離開盛京出發,在六月底入關後經過半年時間不間斷攻城拔寨,大清軍屢戰屢勝的事實已經得到了證明。

但是由於“紅旗軍”橫插一杠子,清軍頓時連連敗北,前前後後已經丟了一萬餘人馬,其中八旗子弟超過四千。

意識到由於這兩年對“紅旗軍”探報的不足,導致自己沒能夠預料到黃漢的實力翻了數倍,奴酋心裏淒苦,意識到此次恐怕是進關容易出關難。

沒轍,紅歹是唯有打落牙齒和血吞,他還得裝出雲淡風輕的模樣,顯得成竹在胸,殊不知,奴酋整夜整夜失眠,身體素質每況愈下。

未知很恐怖,奴酋無法估計跟“紅旗軍”對決之時會丟多少人馬?當然無比焦慮!

相對於奴酋,黃漢就顯得從容淡定,他不慌不忙,完成了封閉山西的部署,把清兵十幾萬分割成兩個集團。

這一招妙不可言,“紅旗軍”約等於集中所有的機動本來進入山西鏖戰,清軍其實也是集中了所有的可機動騎兵來劫掠大明。

但是被黃漢完成了分割,就變成了“紅旗軍”集中力量先打擊一半入關的清軍主力,打完了盤踞在朔州城的清兵然後再考慮尋紅歹是的主力擴大戰果。

建奴注定會吃大虧,決戰之時不僅僅時、地利、人和全無,兵力還會出於絕對劣勢。

如今奴酋率領著火速集結的人馬有六萬,外加旗丁、包衣兩萬。

朔州城集結的清軍加上旗丁、包衣奴才不足七萬,這裏沒有算上奴才們發展的兩三萬新奴才。

清軍心裏明白,真的遭遇惡仗,不要新奴才連旗丁和包衣都靠不住,隻能靠滿蒙騎兵奮力一搏。

多爾袞、多鐸已經率領人馬來到了朔州城,有了兩位旗主王爺,晚輩瓦克達當然靠邊站,多爾袞當仁不讓成為了主將。

跟八哥爭權奪利多年,從來沒有能夠擁有指揮如此多人馬的機會,多爾袞本來應該高興才對,可是他仔細了解分析多鐸戰敗的始末,覺得頭大如鬥。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建奴走背字的情況沒有停止,這幾不斷有清軍戰敗的消息送達朔州城。

緊接著陽關堡有丟了隻有二百餘傷兵跑了回來,後來才知道這些人是被明軍釋放才得以逃生。

多爾袞大怒,流寇派遣心腹把這些人全部圈禁起來,可是動作還是嫌慢,整個朔州城守軍都知道陽關堡丟了的事實,還知道“紅旗軍”如今接受投降。

就在多爾袞絞盡腦汁思考如何消弭不良影響免得滿蒙騎兵情緒低落之時,又有一百餘傷兵從偏頭關逃來。

楊大年和張揚等等都是黃漢手把手帶出來的將領,他們不僅僅跟黃漢有上下級關係,還有師徒關係,忠誠度無可挑剔。

家主讓所有的將佐們盡可能給麵臨戰敗的清軍一線生機,楊大年、張揚等等當然用心去做,因此有一百多俘虜被放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