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2 / 2)

憨子為主將率領直屬營和桑羽、楊堅、房連棟三營領到的任務是收複陽方堡協防寧武關。

楊大年、張揚、袁思明、黃峰四營的任務是收複偏頭關,主將楊大年。

進攻、進攻再進攻是此次進入山西打清軍的主題,大明被動挨打久矣!再也不能繼續沉淪,“紅旗軍”犀利的進攻會以事實證明建奴的末日不遠了!

黃漢用不著擔心被建奴抄了後路,這裏是大明信地,處處都是還在堅守的城池,清軍承受傷亡奪回雁門關也改變不了什麼。

他留下了一個千戶衛所軍組織老百姓守衛雁門關,建奴是騎兵奔襲哪有火炮攻堅,雁門關的守衛者有一千餘自生銃在手,堅持一兩不成問題。

得到建奴攻擊雁門關的情報,前往朔州城的人馬及時回援,隻要趕來兩個千總人馬就足以應對清軍千軍萬馬的攻擊。

接到出擊任務的十二營人馬都有兩個千戶衛所軍推著一千餘輛獨輪車隨行。

黃漢身邊隻有親衛營和楊漢威營,有兩個千戶衛所軍和七千四方快運馬車夫組建的輜重營。

但是現在的輜重越來越少,因為沿途接納了難民十幾萬,攜帶的糧食消耗快倍增了。

從難民裏征召民夫一直在進行中,這個工作的總負責人是劉在旗,為了保證出擊的十二營行動迅速,沒有攜帶民夫,依舊是衛所軍承擔輔兵的工作。

安排了三路出擊後,黃漢沒有駐紮在雁門關內,而是拉出人馬背山麵水安營紮寨。

由於所有的民夫和收留的難民除了留下一部分留在雁門關關城內參與修繕城池其餘都在這裏,因此最不缺勞動力,一個碩大的營寨井然有序。

以後的日子裏所有的老百姓都必須加固這個營地,挖地窩子為了住到開春做準備,黃漢預備在這個離雁門關西三十餘裏的地方建立一個巨大的難民營。

劉在旗已經率領宣傳隊組織了不少識字的百姓、仕子給十幾萬人登記造冊,區分和管理正在進行中。

要確保京畿之地不被戰火波及,嚴格管控難民、流民及其重要,守衛內三關的將領不可能放逃難的百姓進入。

這種做法黃漢很支持,打仗本來就是很殘酷的,婦人之仁要不得,建奴利用奸細散布謠言、四處放火搞破壞的事情屢見不鮮。

曆史上王恭廠搬遷後改名叫做安民廠,還是經常發生爆炸事故。

黃漢堅定的認為被奸細潛入人為破壞的可能性很大,為此特意叮囑黃四方、李三娘子多派人手密切監視。

李若璉和方正化都知道啟六年王恭廠大爆炸造成的可怕後果,得到黃漢提醒也加強了錦衣衛、東廠番子的明察暗訪。

黃漢曾經請恩師徐光啟、老丈人鄭國昌兩位閣老關心這件事。

兩位老人家不怕危險居然親自去安民廠督促安全生產,並且把虎穴城兵工廠火藥分廠的章程和條例在大明兵仗局強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