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呼鷹嗾犬(2 / 2)

每個士大夫都擔心解釋錯了漢字貽笑大方,他們經常組織組討論會給某個字定義,效果不錯,大大提高了準確率。

黃漢從來不認為自己才高八鬥,他隻利用自己漢語拚音的特長負責漢字的注音,意譯完全由徐光啟和鄭國昌的團隊負責。

東平侯不上班,在怡春院牡丹閣開學堂公開教授漢語拚音,組織了接近一千士大夫編纂“崇禎大字典”,每個月的工錢、夥食錢、住宿錢、紙張、筆墨錢恐怕得一萬多兩銀子。

崇禎時時刻刻關心著黃漢,錦衣衛和東廠當然會把黃漢一舉一動回稟皇帝。

十月初,崇禎得知黃漢居然準備出銀子編纂一本叫做“崇禎大字典”的工具書,不由得笑得前仰後合。

黃漢頗有才氣那是不假,可是歸根結底他還是一位武將,從來沒聽過武將不去操練兵馬卻領導幾百上千讀書人編書。

皇帝嚴令錦衣衛和東廠隻要確保東平侯人身安全,不許幹預他做事情。畢竟建奴恨之入骨,萬一派人前來刺殺悔之晚矣。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更多的兩榜進士出生的文官一下朝就急匆匆趕去怡春院打第二份工,有一大半人不是為了五兩銀子的月俸,是衝著在字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崇禎由剛開始的覺得好笑變成了差一點驚掉了下巴,而且據由於參與者眾多進展很快,一部分後來者已經在審閱一部分完稿,進行再次討論和修改。

參與的士大夫們經常爭執,甚至於吵架,但是沒有人否認“崇禎大字典”一旦刊印一定會成為大明最有價值的工具書。

在禦書房批閱奏折的崇禎抽時間聽了王德化和李若璉的聯合回稟,得知近一千士大夫都給予正在編纂的“崇禎大字典”很正麵的評價後,有些茫然。

李若璉人品真不錯,他何嚐不知皇帝留下黃漢在京師當逍遙侯爺乃是心存忌憚的緣故,此時有機會麵聖當然挑好話。

他道:“陛下,東平侯教書育人著書立傳比絕大多數士大夫還要博學,臣以為可以給予東平侯翰林院官職,以後東平侯完全可以成為文官。”

李若璉認為皇帝擔心黃漢這個將軍手底下有雄兵,故而不肯放他會遼西,如果黃漢轉行成為文官,當然能夠以遼東經略的身份去寧遠跟建奴幹仗。

崇禎日漸老誠,不怎麼容易被忽悠了,。

他認為文官武將不重要,即便黃漢變成了文職,“紅旗軍”還會以他馬首是瞻,唯有不放其離開京城才能夠君臣兩相安。

崇禎笑了笑,道:“東平侯文武兼備乃是曠世奇才,日後‘崇禎大字典’問世,朕肯定欽點他進士及第,屆時肯定無有不服著。”

大明科舉製度有講究,殿試前三名才是進士及第,接下來是進士出生、同進士出生,崇禎如此表態可見很滿意黃漢不參政議政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