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1 / 2)

黃漢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舍不得丟棄的好東西實在太多。

三座山離古北口八百餘裏都是山路,狹窄、崎嶇不好走,容易發生堵塞,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梯隊放行。

不到半個時辰就會有一隊整理好了攜帶物資的人馬離開營地,人數三千左右,一直按部就班進行到下午才基本上讓老百姓全部踏上回家的漫漫長路。

四五萬漢民都肩挑背扛著繳獲的物資,推著繳獲的幾百架獨輪車蹣跚而行,畜力大車走山路不現實,唯有解下大牲口牽著馱運物資上路。

黃漢出發之時除去留著在麵斷後等待楊大年的人馬彙合的憨子、桑羽、張揚率領的不足一千騎兵還保持雙乘,其餘騎兵都已經下馬步行。

戰馬和三五匹備用馬上都馱得滿滿當當,金銀財寶、糧食、絲綢、茶葉、麥子等等不一而足,即便如此還有幾萬石糧食實在無法帶走,隻能和馬車、牛車的車架一起付之一炬。

黃漢率領人馬轉向往南往古北口而去後的第二中午,已經得知主力南歸的楊大年來到了三座山營地跟已經等候多時的憨子、桑羽、張揚合兵一處。

楊大年根據指示沿途放火,引火物都是現成的,那是主力燒荒之時刻意留出必經之路,在路上預設了不少縱火點留給楊大年的人馬一邊撤退一邊放火阻斷追兵。

會師準備斷後的一千三百騎兵都是“紅旗軍”士官,人人擁有最少兩支自生短銃,背上背著米尼槍的有一半人,連憨子和張揚等等將領都擁有米尼槍。

他們根本不急著撤退,因為他們知道南歸的隊伍龐大,老百姓幾萬,耕牛幾千頭,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已知山道難行,即便是騎兵也有許多地段不僅無法疾馳,還得牽著戰馬步行,如此地形其實是騎兵的死地。

憨子和楊大年、桑羽等等都是膽大包的主,以前打遊擊在夾縫裏求生存都沒有怕過後金軍,如今裝備精良火器犀利更加不怕那些雜碎。

他們雖然撤出後金軍的三座山營地放了一把大火,但是沒有走遠,依舊隱藏在一個山包後露營。

靠近三岔口的密林山崗潛伏了二百餘人,依舊是楊大年帶隊,他們在窺視後金軍,發現敵人敢走上路繼續追擊就會在觀察好的一處險要地段進行阻擊。

如果後金軍敢貿然進入險地,估摸著在米尼槍和自生短銃襲擊下,層層疊疊的戰馬和建奴、韃子的屍體會堵塞那崎嶇山道。

多爾袞和多鐸倆兄弟本來情緒就不高,如今簡直糟透了。

原本他們是磨洋工一隻肯行軍二百裏,花了兩時間才出關,可是又過了三,情況開始複雜,前出的探馬經常失聯,路上烈火熊熊煙霧彌漫。

這種突發情況直接導致倆兄弟緊趕慢趕累得夠嗆堪堪能夠一跑二百裏,僅僅完成了八哥規定的最低行軍標準而已。

黃漢帶著主力已經往南後兩,多爾袞和多鐸才率領人馬趕到被燒成一片焦土的三座山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