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1 / 2)

曹文詔看看吳襄和吳三桂,再瞧瞧他身邊的十幾個家丁,沒有發現建奴披甲人,立刻有了決斷。

他大聲道:“吳大人,你現在迷途知返本官還可以幫你,本官命令麾下打開甕城,你們十幾人大可以逃進大同城後再做計較。”

此時吳襄不由得動了心,也是奴酋為了彰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大度,沒有派遣白甲兵監督吳襄提議的勸降行動。

紅歹是不認為吳襄父子逃入大同會有什麼損失,甚至於吳襄父子帶著十幾人逃入大同,會起到良好的政治效果。

通過吳襄這十幾人之口,會讓大同城裏的軍民知道大金軍不是“紅旗軍”刻意汙蔑的那樣殺人不眨眼,會讓明軍知道選擇歸順大金國,能夠留下財產並且保全一大家子的性命。

吳襄正要答應,猛然聽見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那是趕來的監軍太監孫茂霖擔心有詐,開口了:

“叛賊吳襄上一次妄圖賺取大同城被咱家識破,今日又換了花樣來迷惑曹總兵,來呀,給咱家放箭射死叛臣賊子。”

吳襄頓時覺悟了,自己手底下沒有了人馬,就這樣擔著曾經投降的罪名回歸大明,豈不是準備引頸受戮?他們立刻打馬退出一箭之地。

吳襄大聲道:“曹大人,你我曾經是袍澤,本官苦心勸你三思,如今你有大同堅城在手,有人馬過萬,此時獻城歸順大金國一定能夠得到王爵。”

眼看著來勸降的吳襄差一點上了當逃入甕城,被死太監一嗓子壞了事,曹文詔氣得直跺腳,他聲對孫茂霖道:

“本官放吳襄十幾人入甕城還怕他們能夠反了去?至於如何處置自有子聖裁。擒拿判將也是大功一件啊!”

孫太監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大同城裏有軍民十幾萬還怕區區十幾人策反嗎?但是他仗著乃是子家奴猶自嘴強,道:

“心使得萬年船,大同城內有軍民官宦十幾萬,責任重大,本監軍當然要杜絕任何可乘之機。”

曹文詔知道太監的牛掰,不肯得罪,幹脆不理他又對城下的吳襄道:“吳大人機會難得,你此時不做決斷,恐怕以後會遺臭萬年!”

吳襄已經從那一陣子的迷惑中清醒了,他大聲道:“大明文官掣肘,太監弄權,武將不僅僅日子難過還要隨時承受兵敗身死的風險。曹大人,本官敢斷言,你繼續為大明效力結局恐怕還不如本官。

今來本官就是趕來點醒曹大人,你這時有大同城如此大的本錢,選擇歸順大金國肯定是漢臣第一人,以你的能力何愁不能夠公侯萬代?機不可失過時不候啊!曹大人三思!”

曹文詔叔侄對大明忠心耿耿,曹文詔被流寇包圍死戰不降最後自刎而死,曹變蛟在鬆山被俘不肯變節慷慨赴義,豈是區區吳襄能夠動。

況且在遼東之時,吳襄雖然八麵玲瓏,卻是沒什麼武將瞧得起,關鍵是他靠裙帶關係上位,又沒有戰績、沒有擔當擅長逃跑。

就在這時早就按耐不住的孫太監破口大罵,罵得義正言辭,吳襄在城下聽得無趣灰溜溜走了,跟在身後的吳三桂垂頭喪氣,此時三桂子這個青年還有些羞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