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的冬不是極度嚴寒,不可能地凍三尺。
而且此時的長江正是枯水期,更加有利於開挖淤泥增高這個離長江北岸隻有不足三十米的江心洲。
“日月海運”組織的船隊在臘月十八日趕到荊州港口,總計有排水量三十到一百噸的大船舶一百餘艘,其中一半是雇傭的船舶,一半自建的新船,有二十幾艘是裝備了火炮的戰船。
黃可造這個“日月海運”的當家人之一親自帶隊,組建不久的“紅旗軍”水營長江分遣隊以後以“望川堡”為母港,指揮官是老水手出身的俞全佐。
他三十出頭,是俞飛的叔叔、俞全佑的同胞弟弟,已經擁有正五品千戶虛銜,原來是一艘排水量四百噸戰船的管帶。
船隊帶來了十六門六磅紅夷大炮,八門十二磅炮,還帶來了大弗朗機炮三十二門,自生銃、米尼槍也帶了不少,還有三千根鋼筋隨船運來。
黃可造在附近再次雇傭了一百餘艘江船,三後三萬一直跟著“紅旗軍”的流民得到了乘船前往揚州換乘海船前往遼南的機會,占從河南一直跟隨到湖廣的流民總量的一半。
還有三萬人接下來會參與修建江堤、城堡,或者粉碎石灰石燒製水泥,他們一邊勞動掙錢糧一邊等待下一次的千裏轉運。
黃漢跟徐明揚商談,透露出準備在江心洲附近屯田安置難民的打算,徐明揚已經見識了侯家莊的屯墾成果,見黃漢也準備在荊州紮根樂不可支。
接下來當然還是采取侵吞無主之地、荒地,贖買地主田畝的方式使得“望川堡”附近的土地連片,這樣做的原因依舊是為了便於流域治理。
繳獲的金銀財寶太多,這東西不花出去留在手上沒有任何意義,湖廣良田的價格不菲,由於大部分是水稻田,成交價格是北方旱地的四五倍。
黃漢搞了十幾萬畝土地,其中有一大半屬於江灘荒地,五六萬畝熟田中無主之地不多連兩成都不到,以二十到三十兩銀子不等的價格購買了接近四萬畝花了一百餘萬兩銀子。
徐明揚牽頭購置田畝,沒有以勢壓人,基本上是按照市場價公平交易。
畢竟流寇過境嚇壞了許多擁有大量田畝的地主老財,此時售賣田產基本上無人問津,得知剛剛救援荊州的東平侯要在這裏置業,基本上沒有哪個地主敢生出心思故意為難前來協調的通判大人。
許多達官貴人心裏還認為東平侯拿出巨額錢財在荊州西購買大量田畝,以後這裏更加會被重視,跟擁有強軍的東平侯比鄰而居自然安全許多。
由於有了東平侯的大采購,荊州方圓幾十裏所有磚瓦窯的存貨被一掃而空,現在都在加班加點生產。
在修建“望川堡”的同時,水利工程也開始施工,“望川堡”所在江心洲跟北麵陸地相連的河道將要被修建成為寬度隻有二十米的閘道。
閘道兩岸用竹筋混凝土、磚石壘砌,入閘口有水門控製給水量,能夠保持四裏長的閘道擁有均衡流速,兩岸將要修建以水力驅動的麵粉廠、織布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