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1 / 2)

張獻忠、馬守應、劉國能等等實力強一些的大頭領見大勢已去即刻下達從襄陽城下撤退的命令。

他們一個個更是逃跑高手,發現事不可為跑贏了八成同伴。

這個結果在黃漢預料之中,采取集中兵力抱團攻擊就是為了在接近賊兵之時不給流寇分割包圍的可乘之機,進入攻擊範圍之時忽然加速當然會打得凝聚力全無的敵人狼奔豕突。

接下來的追逐戰更加簡單,無非是抓俘虜、收集繳獲,忙了整整兩才告一段落。

襄王朱翊銘這幾如坐針氈,他多次登上襄陽城頭窺視城外無邊無際的流寇,誰知來解圍的東平侯在旦夕之間就把流寇殺散了。

城外兵荒馬亂,襄陽城內的官吏不可能放流民入城,放客兵入城也需要商榷。

“紅旗軍”需要管理截下的幾大萬流民、流寇戰俘,黃漢根本沒有跟襄陽文武提出進入城池修整的要求。

襄王不便於出城,派遣世子陪同兵備道、知府、駐防參將等等文官武將來到“紅旗軍”大營邀請東平侯入城,並且高調表態襄王拿出錢糧犒賞三軍,邀請東平侯前往王府赴宴。

黃漢沒有必要無端得罪皇室宗親,率領一個把總女兵作為衛隊,帶上張鳳儀、秦妡怡等等前往王府拜見襄王。

在驚魂未定的襄王熱情挽留下,紅旗軍駐紮襄陽十日,期間掃蕩了周邊八十裏,確認流寇已經暫時不可能威脅到襄陽後才向辭別襄王往南追逐幾股流寇而去。

朱翊銘感激東平侯及時救援,又感佩“紅旗軍”紀律嚴明不騷擾地方,不僅僅相助糧食三千石還給皇帝送上了洋洋灑灑一千餘言的奏疏為黃漢誇功。

往東、往西都有流寇在劫掠,黃漢獨選南下追擊的目的就是殺奔荊州,他準備在江邊吞下一塊地盤建立一個堡壘,以點帶麵在湖廣再次經營一塊根據地。

往南目的很明確,在已知集合起來的流寇又再次四散而逃的情況下,黃漢早已經用不著擔心“紅旗軍”遭遇十幾倍人數的流寇包圍。

他身邊隻留一個把總騎兵隨中軍主力行動,剩餘九個把總騎兵分三路形成包圍圈盡可能多的驅趕流寇往荊州進發。

流寇要在人口密集的湖廣發展壯大真是旦夕之間,驅趕的流寇隻不過一兩萬人,他們一路搶劫一路逃竄接近荊州之時不知不覺人馬再次浩浩蕩蕩過了十萬。

但是流寇人數雖然多,戰鬥力基本上沒有,隊伍裏絕大多數是剛剛被裹挾沒幾的湖廣老百姓,這些人中大多數不僅僅不會真心給流寇賣命,還隨時可能反噬。

荊州知府和駐守參將等等文官武將不知道這些流寇處於逃亡狀態,那些賊骨頭是由於害怕被“紅魔”殺頭不得已逃來荊州地界。

官老爺們隻瞧見了流寇人馬無邊無岸恐怕有十數萬,一個個嚇得麵如土色,這時曾經組織過平順縣城保衛戰的徐明揚挺身而出。

他這個通判屬於新官上任,隻不過來到荊州兩個月而已,這裏的文官沒有一個瞧得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