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糜爛千裏,皇帝震怒。
彰德府、衛輝府附近確認沒有了大股流賊,又沒有了大工程,“紅旗軍”被皇帝點名開拔西進、南下參與剿寇。
早在九月份,接流民去寧遠、旅順口的商船就送來了將士們的冬裝,還送來了足五百輛虎穴城出品的四輪馬車,過了院試有了仕子功名的黃義也跟隨押運物資的人馬來到軍中。
黃義見到哥哥後喜滋滋把他這半年了解到的情況詳細回稟了,滿臉自豪,他甚至於想跟著二哥黃勇出海找西夷的晦氣。
由於去年投入生產的織布廠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產量已經翻了幾翻。
被服廠利用塗油帆布縫製的行軍帳篷完全能夠滿足兩萬大軍的需要,帆布帳篷取代牛皮大帳節約了太多成本,使得牛皮價格下跌,使得牛皮戰靴成本也相應下降。
使用塗油帆布根據黃漢的設計圖生產的雙肩包成為了每一位正兵戰士的標配。
這樣的雙肩包美觀容量大具備防水性,不僅僅提供軍用,也在民間大賣,隻不過拉鏈這個東西黃漢忘了開金手指,雙肩包還是采取了紐扣和抽繩收緊口袋。
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出門旅行都是打包袱,要不就是使用木質、藤條箱子,不方便也不結實,有了雙肩包這個新產品,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旅行、經商的必備品。
塗桐油防水不是黃漢的金手指,這個時代的雨傘就是使用塗抹桐油陰幹後的牛皮紙和厚布自作,浪漫的江南許多油紙傘還描山繪水成為雨中一景。
塗桐油的帆布問世使得“紅旗軍”體係內的戰船、商船軟帆升級了,增加了風帆的防水性、防腐性自然使得風帆使用壽命倍增,這會節約太多成本,以後塗油帆布會成為銷往歐洲的拳頭產品。
大明的紡織物原本就擁有世界領先技術,具備無與倫比的競爭力,類似於珍妮紡紗機的那種多轉子紡紗技術江南民間早就有了。
諸多能工巧匠跟新學科研辦少年合作,他們收集各家多轉子紡紗機集思廣益,定型了四轉、八轉甚至於多達十六轉的黃氏紡紗機。
現在虎穴城的婦女普遍使用八個錠子的紡紗機紡羊毛線和棉線、麻絲,這些紡紗機無一例外都是鋼鐵廠設備製造分廠的產品。
在新學科技班導師、學員牽頭下,體係內的工匠們和幾個孫元化家的大師傅潛心研究,他們經常拆開孫家搞來的織布機重新組裝。
沒多久用鋼材和彈簧鋼替代了許多易損件的黃氏織布機研製成功,增加了幅寬以鋼鐵、銅材為主要零部件的先進織布機通過實際操作已經量產。
現在虎穴城的織布廠采取近現代管理生產出的帆布寬度大於西夷產品,密度加強了,質量本來就上了一個台階。
再使用了漢人傳統的塗桐油防腐、防水技術,更加領先世界,推向國際市場後暢銷歐洲不在話下。
明朝其實是個很開放的時代,搞科技研究的士大夫多不勝數,如徐光啟、張燮、畢懋康、趙士禎、宋應星、方以智等等都留下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