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2 / 2)

老奴時代錦州、寧遠都曾經被明軍放棄,可是建奴隻不過去搞了破壞而已,根本沒打算要這些地方。

現在聽朝鮮南方是稻米之鄉一個個眼睛發亮,建奴的將領們都露出了貪婪的目光。

也難怪,北方本來就不出產大米,長途販運而來的大米當然物以稀為貴,連建奴貴族們都難得吃到白米飯。

紅歹是在崇禎四年拿下大淩河城迫使祖大壽率領七八千關寧軍主動歸順,雖然跑了祖大壽但是人馬還在。在圍點打援之時又打垮了兵備道張春率領的四五萬援軍,俘虜了最少三萬。

紅歹是沒有把三萬明軍全部編入漢軍,隻挑選了一半。

其餘降軍全部讓各牛錄瓜分一空,他們現在都淪落成為阿哈不得不替建奴主子種田、放牧。

主動帶著兩千餘人來投奔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等等得到了兵力補充,他們挑選了兩千餘漢軍銃手,現在人馬有四千餘。

石廷柱、馬光遠、馬國柱、祖澤潤、張存仁、薑新等等漢奸將領也都統領著不少漢軍。

紅歹是思前想後計上心來,為什麼不以漢軍為主力在蒙古左右翼配合下,在八旗子弟兵督戰下入侵朝鮮,如果戰事曠日持久也無傷大雅,畢竟出動的八旗軍有限。

隻要漢軍真的在一個月後能夠做到就地打糧,即便戰事曠日持久也不會過於加重大金國負擔。

萬一真如孔有德和耿仲明幾個所言,朝鮮不堪一擊,與其跟朝鮮國主李倧磨嘴皮要糧食,何不如吞並那片土地擴充大金國版圖?

屆時多出幾百萬高麗阿哈在漢人奴才管理下給大金國生產糧食,大金國力得到飛躍式提升不在話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黃漢沒想到在海上把孔有德、耿仲明等等東江鎮漢奸揍怕了,導致他們暫時生不出報複大明的念頭,這些漢奸又不願意混吃等死選擇朝鮮這個軟柿子捏。

最後朝議的結果皆大歡喜,奴酋高調拍板出兵東征朝鮮。

奴酋製定的方略是暫緩攻打東江鎮盤踞的義州地界,免得刺激了明國使得他們過早出兵幹預侵朝之戰。

大金軍從鴨綠江中上遊攻打朝鮮國的城池並且占領,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沿途盡可能招降納叛,爭取驅使投降的高麗人為前鋒奪取一個個朝鮮城池,讓大量朝鮮人互相仇視便於日後大金國實行統治。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等不僅僅獲得了先鋒大將的職務,還再次得到了兩千漢軍的補充,使得人馬達到六千。

石廷柱、馬光遠、祖澤潤、張存仁等等二十幾位漢奸將領都得到了參與攻掠朝鮮的機會。

他們手裏的漢軍高達兩萬四千,蒙古騎兵出動六千,阿濟格被任命為征伐朝鮮總大將率領四千八旗子弟兵作為中軍主力。

漢奸軍大部分是遼人,他們打不過後金軍不表示他們戰鬥力不值一提,他們打如日中的李自成都能夠做到一個頂倆,打高麗棒子兵以一敵三那是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