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都元帥”的心思不謀而合的占比不少,耿仲明就是其中一個,他們也紛紛滿帆乘著難得的東南風全速向北。
比較貪婪的黃漢舍不得擊沉叛軍的船舶,因為這些船上肯定有太多財帛,沉入大海多可惜。
“紅旗軍”水兵人人明白家主的意圖,因此沒有打出一枚實心彈,都是采取散彈招呼。
誰知來了團霧敵船四散而逃,“紅旗軍”雖然船堅炮猛此時有些顧此失彼,畢竟敵船總數是我方大戰船的三倍有餘。
要打垮一艘艘叛軍船舶的抵抗意誌並且成功逼降他們談何容易,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再加上黃漢的判斷出現了失誤,誤認為孔有德和耿仲明等等大魚頭應該在五艘三桅炮船上,畢竟這五艘戰船比其他船的個頭和牢固度強了太多。
叛軍船隊中武力值最強個頭最大的三桅炮船成為了重災區,“紅旗軍”戰船都誤認為打掉這五艘叛軍的大戰船就算完成了斬首行動。
李應元、陳光福、蘇有功等等判將倒了大黴,他們根本不會指揮海戰,此時都跟著幸存的水手、炮手、戰兵躲入底艙變成了鴕鳥,任憑無人操作的戰船隨風漂流。
“紅旗軍”戰船接近後炮擊敵船使得敵人失去了抵抗力,再派遣水師陸戰隊接舷跳幫作戰,完全解除一艘戰船的武裝需要接近半個時辰。
幸好有沈憲宜指揮的哨船和型戰船纏住或者緊盯著逃竄的敵船,使得戰船在奪下一艘叛軍船隻後立刻能夠趕上下一艘下手。
管帶“金州號”的施大瑄和管帶“前屯號”的施大璟發揮出了老海盜的特長,他們轟垮了七艘逃竄中敵船的抵抗意誌並且在傷亡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成功繳獲。
“旅順號”船長是俞飛的父親老水手出身的俞全佑,他有可能是想在兒子麵前展示海戰水平,在一個多時辰的追逐戰中成功繳獲三艘敵船,其中有一艘三桅炮船。
“寧遠號”現在是林明海代理船長,大副乃是投降後肯合作的馬賽勞斯少尉,他們倆人的組合無可挑剔,戰績不弱於“旅順號”,也拿下了一艘三桅炮船。
林明海已經鐵了心追隨黃漢,去年秋他的家來到了虎穴城,見到了個頭已經比他還要高的長子林順文,見到了已經認不出的幼子林順章,得知老母前年病故哭得死去活來。
妻妾和已經十三歲的女兒林如意早就沒有了幻想,誰知居然等來了驚喜訊,她們這些年日子過得淒苦,來到了繁華的虎穴城,住進了帶樓的大跨院,一個個都恍然如夢。
這一家子獲得了團員由衷感激平遼將軍,林明海當然會竭盡所能為“紅旗軍”效力。
他在海上生活多年參與了太多次的奪船戰鬥,他本來就是秀才公出身起點很高,這些年耳濡目染當然熟悉海洋、精通海戰。
正月初三選拔出來的四個少年已經來到黃漢身邊做親隨,四人分別是來自龍江船的大師傅王玉琪的二兒子,今年十五歲的王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