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1 / 2)

騎兵唯有等待炮擊停止才能夠出擊,在這裏玩迂回會受到條件限製。

因為正麵的寬度不夠,左右有山坡阻礙,繞過山丘還不知路有多遠,不知是否能夠走得通。

騎兵旗官突布溫來自內喀爾喀的一個部落,是前年在青城主動投靠“紅旗軍”的三百餘蒙古人之一。

這些人大部分都被“紅旗軍”留下牧馬,後來又陸陸續續解放了幾大百雜七雜八連名字都沒聽過的蒙古部落奴隸,也再次接納了一部分主動歸順者。

現在已經有一千幾百蒙古青壯年男子為黃漢效力,蒙古部落家庭超過了一千戶,人口突破五千。

經過考察,主動報名從軍的一千弓馬嫻熟的蒙古青壯年有二百餘被裁決可靠接納為“紅旗軍”冷兵器騎兵。

這二百餘人來自於二百餘戶蒙古族家庭,他們拿到了軍餉,家庭獲得了軍屬待遇生活條件立刻和其他牧民拉開了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沒有被選上的蒙古族青壯年都在努力工作,認真學漢語掙表現,爭取下一次選拔時通過鎮撫官的裁決。

突布溫弓馬嫻熟從軍後有立功表現,可惜由於識字書不夠當不上總旗官,如今是擁有軍士級別的旗官。

他的部落就是毀在喀喇沁人手裏,本能的憎恨喀喇沁人,但是此時不免產生了兔死狐悲的感覺。

突布溫是草原上的戰士,習慣了冷兵器搏殺,由於精選的蒙古籍冷兵器騎兵無一例外都是善射之人,因此不能舍本求末讓他們練自生銃。

按理突布溫是已經擁有軍士銜的旗官可以準備自生短銃,但是這個蒙古人認為太麻煩還要承擔責任不樂意玩這個新武器。

“紅旗軍”中所有的槍支都有編號,在誰手中使用都有詳細記載,如果弄丟了配發的自生短銃會麵臨降級、打軍棍罰款的一係列處罰。

突布溫擔心自己不愛練習使用短銃導致遺失而獲罪沒有申請領取,今日見到漫山遍野衝來的騎兵在炮火、槍彈蹂躪下人仰馬翻血流成河頓時覺得肝兒顫。

太恐怖了,這意味著從練習騎射麵對銃炮基本上沒有什麼用武之地,他不由得暗自慶幸自己加入了“紅旗軍”,從此不可能和這樣的部隊激戰。

突布溫現在家中有了一妻一妾還有了一個剛剛三個月的胖兒子。他已經三十多歲了,終於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對大草原沒有什麼懷戀。

因為草原留給他的印象就是不斷攻伐和殺戮,他曾經有過三任妻子,前後有過四個孩子,可是現在都不知道是否還活著。

突布溫愛在虎穴城的家,愛自己現在的女人,更加愛胖兒子。

他衷心地希望“紅旗軍”強大,虎穴城永遠不會被戰火波及,為此他不惜在戰場上搏命。

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服役期已經不足五年,因為“紅旗軍”規定士兵和士官最高服役年齡三十五歲。

他自認為能打仗,但是對識漢字真的沒有信心,他有自知之明,知道成為軍官突破服役年齡已經沒有了可能性,因此更加珍惜每一次參戰的機會,爭取立功獲得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