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集中的部落多了,人口、戰士自然多了,能夠更好地抵禦外敵。
蘇布地和色楞叔侄二人正在一座豪華的大蒙古包喝著漢人商賈販運來的烈酒,不好意思這些酒全部是黃氏酒業出品的“醉不死”係列,生產原料是馬鈴薯和甘薯,後勁很足。
現在的大草原很是流行喝烈酒,黃氏產品的白酒味道好、酒勁兒大、價格公道、性價比高乃是暢銷品,連裝酒的玻璃瓶、酒壇子都成為了蒙古人最愛的收藏之一。
山西商人通過四方快運的關係能夠搞到大量黃氏酒業的白酒,用這些白酒換馬匹、牛羊獲利更加豐厚。
苦寒的大草原真的容易導致生活在這裏的人酗酒,因為冬季太漫長、太冷,喝上一頓大酒把自己搞得暈乎乎、暖洋洋後睡大覺多舒坦?
“什麼?明軍大舉進攻?人馬全部打著紅旗?”聽到斥候的報告,正準備把自己喝得飄飄然的蘇布地大驚失色。
斥候肯定道:“大人,確實如此,的們不僅僅親眼瞧見了明軍隊伍,還遇到了不少被奪了蒙古包的族人。”
酒喝不下去了,蘇布地站起身在碩大的蒙古包內煩躁地來回亂走,他的族叔色楞疑惑道:“這裏離寧遠五六百裏,還隔著十幾座大山,‘紅旗軍’會殺到這裏嗎?”
本來寧遠到喀喇沁左翼傳統過冬區直線距離隻有三百裏左右,但是由於燕山連綿起伏,路程放大了一倍都不止。
色楞認為的五六百裏還是蒙古輕騎兵能夠走通的道路,如果是傳統明軍車營行軍恐怕要繞一千裏,“紅旗軍”推進的速度嚇著了叔侄兩位台吉。
斥候道:“大人,不可不防,明軍已經出現在碑子山南,繞過碑子山離咱們這裏就不足五十裏了。”
就在蘇布地和色楞叔侄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又有斥候進入蒙古包大聲報告到:“大人,的發現一支明軍出現在龍鳳山東麓,不知明軍是否越過龍鳳山繼續西進。”
色楞冷汗下來了,問道:“明軍有多少人?是不是也打著無字紅旗?”
斥候道:“明軍人馬很多恐怕有好幾千,他們的衣甲太整齊了,騎兵的戰馬也都是良駒。他們推了不少車子,一眼都望不到頭。”
蘇布地停下腳步惡狠狠道:“‘紅旗軍’這是擺明了采取兩路夾擊的戰術來襲擊我們的過冬營地,現在怎麼辦?”
色楞道:“還能怎麼辦?跑吧!立刻往北跑,‘紅旗軍’的戰鬥力不是白給的,連大金國主子都吃不消他們打。”
蘇布地臉上橫肉抖了抖,反問道:“跑?咱們是跑得了,家怎麼辦?糧食、牲口、家當怎麼辦?丟了這些我們即便跑出去幾千人有待如何?這個冬該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