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2 / 2)

“這個辦法不錯,火炮留在城頭也是等著明軍炮火來襲,還不如隱藏在麵對城門的大街上。”

“本官可以用木頭遮蓋起來偽裝得跟紅夷大炮別無二致,夜裏多布置一些假炮在城頭冒充炮位,明明軍炮擊之時一時間找不準真炮的位置,不定能夠使得難以搬運的紅夷大炮能夠幸免。”

納海道:“好主意,如此這般明軍要擊毀我軍大炮就不太容易,他們不知要打出多少炮彈才能夠奏效,馬大人,本官聽連最好的紅夷大炮都是有壽命的,打出一定數量炮彈後就會報廢對不對?”

馬光普肯定道:“確實如此,明軍為了擊毀我軍炮位,發炮過於頻繁保不齊會報廢幾門火炮也未可知。”

“今夜無月,咱們的人隻要離垛口遠點就不容易被明軍自生銃打到,馬大人,你們一定要在明之前撤走能夠搬運的火炮,布置好假炮。那時候我們到要瞧瞧明軍火炮打得熱鬧能夠有多大效果。”

馬光普建議道:“本官認為我軍實在沒有必要逼著所有的漢軍都在城頭挨炮彈造成傷亡,我們完全可以留幾個人觀察城外動靜。

其餘人集結在城牆下的藏兵洞裏,明軍發動攻擊時再衝上城頭布防。

這樣做了,明明軍的炮擊給我軍帶來的損失才會最化。”

今城頭守軍被炮彈襲擊後的慘狀納海當然瞧見了,他認為調整部署確實有必要,犯不著留太多人在城頭傻兮兮挨炸。

他點頭道:“本官同意馬大人的意見,但是本官要更正一下,留在城頭的不僅僅是漢軍,我八旗子弟同樣在城頭堅守,白的傷亡也不。”

馬光普道:“漢軍的職責就是發炮、打抬槍、放銃遠程攻擊明軍,理應在城頭堅守,本官的意思是在發現明軍炮火猛烈的情況下做些變通盡可能減少傷亡。”

“本官理解,明就會命令所有的守城官佐注意躲避炮火,不再強調所有人都不可以離開城頭,建議留幾個可靠之人監視明軍動靜,發現明軍有異動之時能夠快速通知主官即可。”

建奴幹就幹,三四千人立刻在馬光普帶領下來到城頭拆解、搬運火炮,他們忙碌了整整一夜。

由於心裏有被明軍打黑槍的預期,他們做了力所能及的準備,鐵盾配合刻意暴露的假人吸引了不少米尼彈。

後金軍大多數人知道明軍銃聲剛剛餉過一回之時有個換槍或者再次裝填的間隙,此時快速跑動會安全許多。

因此夜裏被打死的建奴實在有限,忙碌到了東方出現魚肚白之時,他們果然運走了低於兩千斤的佛郎機跑,成功布置了許多假炮位。

三麵城牆上隻留下了超過三千斤的紅夷大炮七門,其餘的三十幾門大不等的弗朗機炮都被抬下城頭部署到了正對四個城門的大街上,明軍突入之時被這些火炮迎麵打來造成傷亡慘重在所難免。